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锡爵与《牡丹亭》:一位明朝官员的戏曲梦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科学探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  明朝  戏曲  官员    回肠 
描述:一曲“牡丹亭”.写出了明朝生死爱情的绝唱和士大夫的风雅追求。当首辅王锡爵让家班上演“水磨调”版的《牡丹亭》后.这一昆曲的经典曲目便从苏州流传开来.成为大江南北的宠儿,历久弥香。当我们回到400年前
《红楼梦》:女性意识觉醒之丰碑:兼与《西厢记》、《牡丹亭
作者:文迪义  来源:山花(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意识觉醒  《红楼梦》  《西厢记》  牡丹亭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继承与超越  “三从四德”  封建社会 
描述:唤和讴歌女性意识的觉醒。《红楼梦》继承了《西厢记》、《牡丹亭讴歌女性、讴歌爱情的主旨,但大大超越了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表现女性意识的最高峰。笔者拟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来谈谈《红楼梦
试论大众文化消费下的昆曲:以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作者:周卓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大众消费  文化现代性 
描述:本文从一个文化消费研究的角度,以白先勇先生指导改编创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为蓝本,在回顾昆曲六百年的兴衰和传播规律,试图解析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今天如何重新焕发生命力,又是如何从小众
情·欲·爱:论《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爱情观的演变
作者:章芳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描述:从《西厢记》到《牡丹亭》再到《红楼梦》,中国古代爱情取向与婚恋观念发生了由情到欲再到爱的演变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舍弃了两貌相取的失之肤浅和两性相悦的流于庸俗,而最终肯定了两心相知的臻于完美
异域的“牡丹”:英美文化系统《牡丹亭》“译入”研究
作者:赵征军  来源:东方翻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系统  文学交流史  英译  译介 
描述:牡丹亭》在两文学交流史占有重要地位,但当下的《牡丹亭》译介研究并未勾勒出该剧在英美文化系统英译的全貌。因此,本文拟从“译入”的视角,以宏观与微观梢结合的方式,对英美文化系统《牡丹亭》的英译研究
以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谈艺术教育重要性
作者:朱惠英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教育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全面素质教育  教学工作  受教育者  创新思维  音乐 
描述:艺术教育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其目的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心智的完善。艺术教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浅析中西方美学理论差异:以《青春版牡丹亭》和《猫》为例
作者:强婧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创作内容  角色塑造  舞台表现 
描述:深刻地领会我国戏曲的魅力所在。
女性意识觉醒之比照分析:《西厢记》与《牡丹亭》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杜萱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红娘  春香  女性觉醒意识 
描述:发点,解读两部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觉醒意识的异同,以此更加深刻地体会作品蕴含的深意。
从互文性的角度看《牡丹亭》下场集唐诗的英译
作者:李娅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为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是中国著名古典戏曲的传世之作,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的世界名剧,不但情节浪漫曲折,且文辞典丽雅致。其中以集唐诗的形式构成的下场诗,具有典型的互文
从对《牡丹亭》的回应看《再生缘》的女性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
作者:邹颖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再生缘》  牡丹亭  女性书写  花园意象  自画像 
描述:,重塑女主人公的内在自我,从而体现了过程的意义。《再生缘》既深植于当时的文学文化语境,又表现了对秩序的质疑和超越成规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