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夫,抗理,抗己:从《秋胡戏妻》、《牡丹亭》、《绿牡丹》看
-
作者:严姝璐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秋胡戏妻 罗梅英 杜丽娘 车静芳 女性意识 觉醒
-
描述: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窥见一斑。
-
杜甫文化影响的一瞥:以《牡丹亭》为中心的讨论
-
作者:刘晓凤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牡丹亭 人物设置 杜诗运用 杜甫影响 “情”
-
描述:的传奇《牡丹亭》就是融汇诗圣精神和杜诗艺术,集中反映杜甫文化影响的作品。文章以《牡丹亭》为中心,从人物设置、杜诗运用及思想主题等方面分析了杜甫的文化影响。
-
痴情与延宕-从《牡丹亭》《哈姆雷特》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
作者:季雪冰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哈姆雷特 反常举动 经典气质 文化差异 价值选择
-
描述:痴情与延宕-从《牡丹亭》《哈姆雷特》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
痴情与延宕-从《牡丹亭》《哈姆雷特》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
作者:季雪冰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哈姆雷特 反常举动 经典气质 文化差异 价值选择
-
描述:前人分析《牡丹亭》、《哈姆雷特》,多着眼于纯粹的艺术形象。本文试图在更广阔的文化史视野中对比、分析、解读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和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哈姆雷特,聚焦并解析他们所表现出的反常举动和经典气质
-
《牡丹亭》与《哈姆莱特》之魂形象探寻
-
作者:刘昶 李玉婧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哈姆莱特 魂 至情 至仇
-
描述:汤显祖与哈姆莱特是同时代中西戏剧领域的大家,《牡丹亭》和《哈姆莱特》是他们的重要剧作。作品中都出现了魂,虽一个是为爱情的美女魂,一个是为政治的先王魂,但他们都由作品中主人公心灵深处而化。如果说杜丽娘
-
礼教桎梏下人本质欲望的觉醒——在与《西厢记》比较中看《牡丹
-
作者:刘晓娟 来源:科教文汇(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主题 主题 差异 差异
-
描述:《西厢记》后的三百年爱情题材戏曲创作,几乎完全重复着《西厢记》的主题,即歌颂“有情”的婚姻观,反对封建包办的婚姻,追求爱情自由,直到《牡丹亭》的出现在主题的深刻性上对《西厢记》有所超越,它把批判
-
异体同构的古典文学精品:漫谈《邯郸记》与《金瓶梅》
-
作者:郑艳玲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金瓶梅》 人物 主题 叙事
-
描述:《邯郸记》和《金瓶梅》两部作品在人物性格与命运、故事叙事模式与相关细节、作品主题及其悲剧意味等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性,但由于二者体制不同,其具体表现也就千差万别。
-
论舞蹈形象塑造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意义:从芭蕾舞剧《牡丹亭》
-
作者:周仪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蹈形象 舞蹈形象 舞蹈创作 舞蹈创作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舞蹈形象是构成舞蹈作品的核心要素,是舞蹈审美活动的主要对象。在一部舞蹈作品形成的过程中,舞蹈形象的塑造不仅关乎作品的主题表达,作品审美意境的营造,更直接影响到整部舞作的成败。鉴于此,本文以芭蕾舞剧
-
词与曲的分与合:以明清之际词坛与《牡丹亭》的关系为例
-
作者:张宏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 词 曲 曲 辨体 辨体 明清之际 明清之际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现。王士禛本人在对《倚声初集》中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也非常称赞词与《牡丹亭》所发生的种种联系。这说明,王士禛和他的同时代人,虽然具有辨体的迫切性,但长期的惯性和操作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
-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符号系统调适的度的把握:从三个版本《牡丹亭
-
作者:何随贤 来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符号系统 符号系统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排斥性 排斥性
-
描述:留了昆曲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能为西方观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