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52)
报纸(362)
学位论文(19)
图书(9)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824)
历史名人 (216)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97)
2013(86)
2012(123)
2011(92)
2010(119)
2009(77)
2007(69)
2006(51)
1999(21)
1986(12)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63)
中国戏剧(50)
艺术评论(7)
上海艺术家(5)
地图(4)
文化遗产(3)
群文天地(2)
成才与就业(2)
中国化妆品(行业)(1)
文明(1)
华文漪回国
作者:桂子 凌子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牡丹亭》  传统的表现手法  演员  “绿卡”  《长生殿》  内有限  提高的必要  司马相如  《白蛇传》 
描述:华文漪对领导同志三鞠躬,道:“我是来请罪的。”她是一位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昆剧演员,曾经是国内有限的数位最佳闺门旦之一。7年前赴美演出滞留未归。今番“绿卡”在手,但她魂牵梦绕昆剧艺术,回国参演后留下
梅兰芳1919、1924年来日公演的报告__纪念梅先生诞辰
作者:吉田登志子 细井尚子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兰芳  《牡丹亭》  京剧  日本  演员  歌舞伎  东京  观众  贵妃醉酒  诞辰 
描述:牡丹亭》中的一折。
古代曲论中的导演论
作者:俞为民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曲论  冯梦龙  李渔  《牡丹亭》  舞台效果  导演工作  演员  舞台演出  《闲情偶寄》  旧剧 
描述:古代曲论中的导演论俞为民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家创作出了文学剧本,还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将文字转化为具体感人的舞台形像,去感动观众,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而导演是把文学剧本转化为舞台形像
星月联辉奏水磨——写在上昆三度晋京之前
作者:俞振飞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蔡文姬  水磨  演员  余音  剧目  程式  观众  牡丹亭  舞台形象 
描述:犹未尽,再想说几句。上昆初次进京,在1979年,为国庆三十周年献演了《蔡文姬》;第二次是1982年,演出了《牡丹亭》《钗头凤》《烂柯山》等;这次正值建国三十七周年,
生命之树常青:柳梦梅·白玉兰·缘
作者:蔡正仁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白玉兰  牡丹亭  杜丽娘  演员  导演  表演手段  表演艺术  唐明皇  扮演者 
描述:渐发胖的身体,使我对“柳梦
十载追求——记浙昆小生陶铁斧
作者:吕育忠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文化素质  牡丹亭  演员  图书馆职员  小皇帝  角色创作  素质提高  自由人生  灵魂工程师 
描述:随着曲笛声的嘎然终止,赞美声与掌声渐渐消逝。我兴奋地走向后台,想再看看舞台上光彩夺目、风流倜傥、气宇轩昂的那位“小皇帝”。当他出现在我眼前时,不禁惊讶于他平凡的身影,全然掩饰了舞台上那一枝独秀的撼人魅力,只是在他那淡淡的一笑中,浮现出一个真真男人的憨厚耿直。
跋涉在没有终点的路上
作者:陈洪翔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翔  《牡丹亭》  闽剧  演员  唱腔  演唱风格  人物塑造  演艺生涯 
描述:我感谢戏剧、感谢舞台,我享受着闽剧带给我的快乐,也关心着闽剧的未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绍兴小百花越剧
作者:魏斌  来源:戏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梅花奖  《狸猫换太子》  演员  绍兴县  剧团  自苦  表演艺术  《牡丹亭》  历史故事剧 
描述:梅花香自苦寒来──记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绍兴小百花越剧
春香让我提高、给我信心
作者:倪泓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小姐  剧目  演员  张静娴  《游园惊梦》  艺术奖  观众  戏校 
描述:叫画》等。这些剧目我从1986年考入上海戏校昆曲班学
青春版《牡丹亭》昆剧热风探源
作者:胡学纯 王小春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青春  探源  “她”  “他”  唱词  演员  美貌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昆剧热风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