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云心水心玉簪:琴曲书画昆曲新美学
作者:白先勇  来源:书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新美学  玉簪  昆曲  心水  制作  新观点  中国传统  牡丹亭  大师 
描述:继二○○四年青春版《牡丹亭》之后,作家白先勇带领原班人马制作新版《玉簪》,将中国传统最雅致的琴曲书画,在舞台上赋予新意。本书由白先勇总策划,制作团队共同书写:包括张淑香的新剧本、新观点,传承大师
三生一梦“牡丹亭”:吴吴山三妇与《牡丹亭还魂
作者:田薇  来源: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三妇  三妇  女性读者  女性读者 
描述:代表,三人前后花费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女性评点《牡丹亭》的杰作——《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以昆之名,雅涵于乐:北师大以雅曲社“小昆虫”学戏看戏
作者:王萌筱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师大  昆虫  高校学生  《牡丹亭》  2010年  多功能厅  昆曲  校园版 
描述:昆曲爱好者们的盛大节日。作为普通的高校学生,能够有幸参与到一系列活动中,这一场接一场的昆曲盛筵更是足以让我许久不识肉味了。
重构的女性神话:论《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的女性意识
作者:周娅 赖力行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神话  女性神话  至情  至情  生命  生命  性灵  性灵  文心  文心 
描述:《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是众多《牡丹亭》评点中突出的一部。其特点在于,作为批评主体的三妇,在历史语境中的女性本体立场观照下,以生命践行至情、凭"性灵"咏叹至情、秉"文心"体悟至情,重构了一个
“焦湖庙祝”故事的传承与嬗变:从《杨林》、《枕中》到《邯
作者:丛海云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焦湖庙祝故事  焦湖庙祝故事  枕中  枕中  邯郸  邯郸  主旨思想  主旨思想  社会意义  社会意义 
描述:"焦湖庙祝"故事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呈现出了许多不同的作品,尽管人生如梦的思想是其主旨思想,但其所代表的社会意义不容忽视。
一部采摭繁富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
作者:杨济安  来源:抚州地方史志通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部采摭繁富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
比较《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的母女关系
作者:江衍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女关系  母女关系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慕色还魂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的刻画也远远比后者深刻,它所呈现出来的复杂的母女关系主要是天然的母性与封建家庭观念相冲突的产物。
英雄自古出少年:原创歌曲《牡丹亭》曲作者李彤
作者:刘小龙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家汤显祖笔下描写的《牡丹亭》中主人公杜
同源异曲邯郸梦:中国昆曲《邯郸》与日本能乐《邯郸》之比较
作者:李治  来源:岁月(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物  武士“式乐”  士大夫艺术  无常  人欲 
描述:度的黑暗以及士大夫的利欲熏心,能乐是日本武士的“式乐”修行,《邯郸》以日本中世纪“无常观”论道;昆曲则是中国文人抒情叙事的载体之一,《邯郸》为明代中叶“肯定人性,肯定利欲”的思潮所左右.两者仿佛
浅析佛教传播及其对中韩写梦小说的影响:以《南柯》和《调信
作者:徐筱婷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梦小说  佛教  《南柯  《调信传》 
描述:,以及佛教在中国、韩国的传播及其对写梦小说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来论述,以发现在唐与统一新罗时期,佛教的传播对写梦小说有着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