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史上的‘四’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文  民间四大传说  四大家  《紫钗记》  《墙头马上》  《拜月亭》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孽海花》  谴责小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 
描述: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明代四大传奇;《紫钗记》、
《增广贤》(一)
作者:暂无 来源: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增广  万历年间  牡丹亭  评析  明代  戏曲  做人  知心朋友  注解  阅读 
描述:我们的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增厚写作基础,一定会获益不浅。请小读者跟着我们一起阅读《增广贤》。——编者
三百年天上人间相见: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李玲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上海昆剧团  昆曲艺术  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演出  中国戏曲  研究院  牡丹亭  折子戏 
描述:2008年5月4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了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学术研讨会。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4月30日至5月3日连续四个晚上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这次演出是上海昆剧团团庆30周年暨昆曲《长生殿》诞辰320周年的纪念演出。演出制作精良,表演精彩纷呈,掀起了京城昆曲热潮。在重视人类口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作者:徐顺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戏剧  法国  浪漫主义文学  《牡丹亭》  《欧拿尼》 
描述:我国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年)和19世纪法国雨果的《欧拿尼》(1829年),是中西浪漫主义戏剧的巅峰之作。它们以人性之“情”反对封建主义之“”,让觉醒了的具有“自我”个性的人,冲决
论《红楼梦》中「情理兼备」而「两尽其道」之「痴」观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中文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模式  莺莺传  西厢记  牡丹亭   
描述:間的愛情提供了「恩義」的倫前提,以「日久生情」解釋愛情的發生與發展,而否定一見鍾情式的激情與欲望本能上的性趨力;在面對個人與社會有所衝突的困境上,則提出「兩盡其道」的「痴」說以超越「癡情」論
《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作者:谢柏良  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解析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矛盾——《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
作者:张磊 杨亚东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情与  情与  矛盾  矛盾 
描述:本文对比了《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的异同和特点,论述了两个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的矛盾。汤显祖通过《牡》剧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情与礼法的矛盾,莎翁的《仲》剧则侧重的是情与认知的理性的矛盾,两剧都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作者:徐顺生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从互性理论谈《牡丹亭》中互符号的翻译
作者:林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  符号  符号  文本  文本 
描述:的关系以及阐释文本的内涵。 英国学者哈蒂姆与梅森将互性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为翻译研 究提供了新方法,打开新视野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论文为探索性研究,借助于互性理论中对符号这一术语的 界定并以此
韩熙载夜宴、牡丹亭、屏会棋,三间VIP私人会所的名称。历
作者:暂无 来源:经理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玖 朝 设计师叶锦添、学者于丹、词人方文山、科宝博洛尼董事长蔡明,在这四人齐聚蔡明亲自设计的中式顶级会所九朝会时,他们各自不同的头衔被统一为:文化人士。12月7日,借“叶锦添·九朝会”品牌发布之际,四人与数十位华语界文化精英共同参加“现代语境下的古典情怀和生活方式”高峰论坛。九朝会,俨然成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