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文化视野中的青春版《牡丹亭》现象
-
作者:侯文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文化视野 消费 中国传统文化 表演艺术 青年一代 发展经历 鼎盛期
-
描述: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象征之一。在其六百多年的历史上,昆曲的发展经历了自己的辉煌期和鼎盛期,出现了魏良辅、梁辰鱼这样的有代表性的大艺术家。但是,自清代中、晚期之后,日渐式微。近些年来,这门古老而优
-
“包装”,不能太离谱——谈戏剧舞台上的“大制作”现象
-
作者:刘平 来源:剧本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制作 “包装” 《牡丹亭》 “新版” 《红楼梦》 戏剧创作 艺术创作规律 舞台美术 “精品” 观众
-
描述:引起大家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思考。———编 者
-
经济视角下的《邯郸记》解读
-
作者:郑艳玲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邯郸记》 经济视角 经济视角 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
-
描述:汤显祖的《邯郸记》以卢生和崔氏的夫妻关系之变迁表现出金钱对家庭以及人性的影响;以卢生和宇文融的矛盾冲突表现出金钱影响之下的社会百态,以及商业经济的黯淡前途。
-
牡丹新亭展妙姿:评《牡丹亭》的舞蹈文化现象
-
作者:夏帆 叶进 来源:舞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 中国古典艺术 中国古典艺术 舞蹈 舞蹈 中国古文明 中国古文明 现代技法 现代技法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大众接受 大众接受
-
描述:界对于汤显祖“真堪千古”的昆曲《牡丹亭》的创作之“薪”。随之而来的便是滚滚如潮的“牡丹亭热”……
-
传统经典的青春再现: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文化现象研讨会综述
-
作者:詹怡萍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现象 研讨会 传统经典 昆曲艺术 中国艺术 青年观 研究员 杜丽娘 戏曲研究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于2004年4月完成了重新排演,两年间巡演于两岸四地,演出多达66场,2005年4月8日至10日和2006年4月18日至20日两度来到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引起海内外戏曲界和文化界的强烈反响,尤其是在青年观众群、青年学子观众群引起
-
戏曲传播的不均衡现象及其原因 以“临川四梦”文本传播为研究
-
作者:王省民 辛禄高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戏剧文本 牡丹亭 传播学 不均衡 刊刻 题跋 戏曲文献 评点 马太效应
-
描述:中国戏剧史既是戏剧本身的发展演变史,也是戏剧文本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接受改造的历史。各个时期的文人通过对文本的刊刻、改编、评点等,与戏剧家之间建立起某种文化传递关系,即他们通过对
-
就《两宋苏州经济考略》致方健先生
-
作者:吴松弟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州经济 《宋史·地理志》 《元丰九域志》 中国移民史 年平均增长率 《建康集》 考略 《太平寰宇记》 人口增长率 人口密度
-
描述:就《两宋苏州经济考略》致方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