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宋代“千支架阁”辨析
作者:王金玉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架阁库  《隆平集》  千字文  档案形成  档案管理方法  庆元条法事类  档案工作  《宋会要》  文书  历史地位 
描述: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的表现。宋人周湛创立的“千文架阁”是经朝廷在全国推广的档案管理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以提高中国档案学在世界档案史上的地位,颇具现实意义。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作者:徐顺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戏剧  法国  浪漫主义文学  《牡丹亭》  《欧拿尼》 
描述:我国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年)和19世纪法国雨果的《欧拿尼》(1829年),是中西浪漫主义戏剧的巅峰之作。它们以人性之“情”反对封建主义之“”,让觉醒了的具有“自我”个性的人,冲决
论《红楼梦》中「情理兼备」而「两尽其道」之「痴」观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中文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模式  莺莺传  西厢记  牡丹亭   
描述:間的愛情提供了「恩義」的倫前提,以「日久生情」解釋愛情的發生與發展,而否定一見鍾情式的激情與欲望本能上的性趨力;在面對個人與社會有所衝突的困境上,則提出「兩盡其道」的「痴」說以超越「癡情」論
《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作者:谢柏良  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与陈庆惠同志商榷
解析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矛盾——《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
作者:张磊 杨亚东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情与  情与  矛盾  矛盾 
描述:本文对比了《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的异同和特点,论述了两个梦幻爱情世界中的情与的矛盾。汤显祖通过《牡》剧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情与礼法的矛盾,莎翁的《仲》剧则侧重的是情与认知的理性的矛盾,两剧都
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作者:徐顺生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西浪漫主义戏剧中的情与(《牡丹亭》与《欧拿尼》比较)
413岁牡丹亭的现代盖——英国爱丁堡戏剧节手记之一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在苏格兰最大的剧院、爱丁堡节日剧院谢幕时,演员变换了各种队形,依然不见掌声消弱。乐师起初静候掌声平息,三四分钟后忍不住悄悄起身收拾乐谱。一名提琴手回望观众席,一半自豪、一半惬意,大约还有几分“何至于此”的不解。 8月的爱丁堡皇家大道是苏格兰风笛、街头杂耍、海报、宣传单、游人、掌声、口哨声
绘情绘声,为后世:谈昆曲身宫谱
作者:傅雪漪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画舫录》  陈金雀  《牡丹亭》  《琵琶记》  内心节奏  昆曲艺术  曲身  舞台演出  绘声  钞本 
描述:绘情绘声为后世——谈昆曲身宫谱傅雪漪中国戏曲是诗剧。“诗之为用者声也,声之所以用者情也。”诗歌的旋律(腔调)是属于情感的,也是属于语言的。离开旋律(腔调)以及和它同类的生理变化(动作、形态),情感
抗夫,抗,抗己:从《秋胡戏妻》、《牡丹亭》、《绿牡丹》看
作者:严姝璐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秋胡戏妻  罗梅英  杜丽娘  车静芳  女性意识  觉醒 
描述: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窥见一斑。
以情格 生死以之——从杜丽娘看《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
作者:刘瑞昌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描述:对杜丽娘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洞悉《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即反抗封建制度,反抗封建礼教,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要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和理想生活的巨大的叛逆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