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惊梦·皂罗袍
作者:汤显祖  来源: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中学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  文言文  文言文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也忒看得这韶光贱!
牡丹亭·游园
作者:汤显祖  来源:满分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中学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  《牡丹亭·游园》  《牡丹亭·游园》 
描述:[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牡丹亭》
作者:汤显祖  来源: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内容梗概  杜丽娘 
描述:南宋时,四川南安太守是一个著名的文人,叫做杜宝,娶妻甄氏。两人只有一个女儿,叫做杜丽娘,年方16,长得端庄秀丽,十分聪明,还未许配人家。
从《牡丹亭》看明代丧葬习俗
作者:纪军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牡丹亭  牡丹亭  明代  明代  随葬品  随葬品  宋代  宋代  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  柳梦梅  柳梦梅  民俗  民俗  民间  民间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精品。它敷演了一个假托发生在宋代的爱情故事,但从剧中很多民俗场面的描写来看,其风俗描写更多地体现了明代民俗的一些特点,这可以从《牡丹亭》中大量的丧葬习俗描写得到证明。
明代昆腔的雅化和官语化
作者:戴和冰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雅化  昆腔  明代  《十五贯》  推陈出新  戏曲  不景气 
描述:对于昆腔来说,雅化绝不是官语化,这一点是必须给予特别强调的。昆腔的雅化,在内容上,是人文精神的注入、是文化品格的提升,而官语化则是标准语的推广;在时间上,雅化与官语化是昆山腔的不同发展阶段,雅化是官语化的前奏,雅化为接下来昆腔走向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昆腔成为全国性声腔剧种的必须前提。
明代戏曲剧名中“红、黄”等颜色字刍议
作者:唐雪莹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中国古代戏曲  《娇红记》  《红蕖记》  《红梨记》  《紫钗记》  戏曲剧名 
描述:明代戏曲剧名中“红、黄”等颜色字刍议
汤显祖
作者:暂无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明代戏曲  牡丹亭  字义  科举  江西  剧作家  临川四梦  远道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明代戏曲作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从小聪明好学,"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但参加科举
简讯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县图书馆  十三年  文化局  诗文集  南柯记  仿宋体  考证  戏剧家  临川 
描述: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汤显祖十四代后裔汤秀琦翻刻的。二是《玉茗堂》四梦残版,内有《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每半页十行,每行二十一字。据上海复旦大学教
汤显祖与《牡丹亭》
作者:李秀萍  来源:吉林文史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1550  1550  1616  1616  人物研究  人物研究 
描述:汤显祖与《牡丹亭》
昆曲《牡丹亭》全本 简谱版
作者:  汤显祖  来源:中国戏剧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尾曲  尾曲  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  乐曲  乐曲  中国  中国  昆曲  昆曲  剧本  剧本  中国  中国 
描述:昆曲《牡丹亭》全本 简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