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为了觉 情为了佛:――《南柯记》评介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黄建荣
1600年,汤显祖于辞官回临川的第三年,创作完成了第三部重要的剧作――《南柯记》。《南柯记》取材于唐人李公佐的传奇《南柯太守传》。全剧共44出。《南柯记》是汤显祖继《紫钗记
-
红楼女儿诔
-
作者:崔秀霞 来源:神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女子 牡丹亭 宝钗 宝玉 黛玉 冷香丸 杜丽娘 西厢记 潇湘
-
描述:阅尽世事的沧桑无奈?有几人能够解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个中滋味?
-
女儿的越剧情结
-
作者:王彦民 钱菊溪 来源:戏文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剧 《西厢记》 《牡丹亭》 小提琴协奏曲 文化比较 字正腔圆 浙江大学 唐诗之路 汪曾祺 传统文化
-
描述:女儿的越剧情结
-
“老柴篼”们的“牡丹亭”情怀
-
作者:袁荣德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来了我河东旧族柳梦梅,为求那妙手砍得蟾宫桂,忍受着岭北料峭寒风吹,步履蹒跚向前走哇……”近日,从大余县牡丹亭演艺公司的排练室里传出的《牡丹亭还魂记》曲子,不时引人驻足细听。
原乡版《牡丹亭还魂记
-
论《牡丹亭》非爱情剧
-
作者:沈琴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非爱情剧 非爱情剧 情 情
-
描述:本文通过将《牡丹亭》与其他传统爱情剧所做的对比来说明《牡丹亭》与其他爱情剧的差别。从男女主角见面篇幅、情与性的关系和所表达的情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意义上的爱情剧《牡丹亭》其实并非是爱情剧。
-
以情格理 生死以之——从杜丽娘看《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
-
作者:刘瑞昌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情 情
-
描述:对杜丽娘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洞悉《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即反抗封建制度,反抗封建礼教,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要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和理想生活的巨大的叛逆潮流。
-
红楼景物语言绘颦儿
-
作者:邹光椿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牡丹亭》 语言 《红楼梦》 林黛玉 景物 出乎其外 景语 艺术形象 手法
-
描述:之情。明代胡应麟则结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4)曹雪芹对于传统手法成竹在胸,《红楼梦》中多层次、多侧面地以景寓情来雕塑作者笔下的第一宠儿──林黛玉,让颦儿与景物语言如影随形似地浮现在读者面前
-
粉墙·花影·诗思·琴情 精心打造新版昆曲《玉簪记》
-
作者:翁国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玉簪 牡丹亭 白先勇 女主人公 新版 韵律 经典 舞台 海峡两岸
-
描述: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抱琴弹向月明中,香袅金猊动,人在蓬莱第几宫。高雅的曲词,充满韵律的词格,让昆曲《玉簪记》成为明代中叶以后杭州人高濂创作的一部经典传奇,成为昆曲极盛时代产
-
情到深处剧亦真:从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解读白先
-
作者:刘奔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新版《玉簪记》 新版《玉簪记》
-
描述:心对主人公的体察与观照方面有待改进.
-
只今惟向梦中寻:浅析《牡丹亭》的现实意义
-
作者:庞婧绮 来源:文学界(人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情 理 理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牡丹亭 牡丹亭 畸恋 畸恋
-
描述:强烈的共鸣?而这古老的作品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