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鬼情未了 老戏新说之十一
-
作者:傅谨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赵匡胤 杜丽娘 柳梦梅 文化思考 牡丹亭 女主人公 爱情 西方电影 宋江 情爱
-
描述:我经常奇怪,港台娱乐商家从哪里雇佣的高手,每每把西方电影名译成很地道的中文且锦上添花。美国经典影片《Ghost》的中文译名《人鬼情未了》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原剧名直译是《幽灵》,有点恐怖,了无情趣,而《人鬼情未了》,体现出爱情那足以让两位深深相恋的情人突破阴阳间隔的力量,那才叫一好片名。
-
艺术当师造化--记陆抑非老师一次写生示范
-
作者:马其宽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造化 生长规律 示范 牡丹花 工笔画 没骨画 牡丹亭 画集 中得心源 花港
-
描述:春》,把我带回到遥远的从前.
-
语文课堂上的华彩乐段
-
作者:余伟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乐段 陈最良 牡丹亭 学生 老师
-
描述:当学生对“问关莺语花底滑”句中“问关”一词面露疑色时,我模拟鸟叫声“嘎咕——嘎咕——”地叫了几句,颇似《牡丹亭·闺塾》里迂腐的先生陈最良。女生小婧“哦”的一声表示顿悟,然后明确地提出批评:“老师
-
昆曲摭憶② 鸂鶒和秋雁(燕)老腔老调老身段
-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明皇 明代昆曲 杜丽娘 长生殿 牡丹亭 杨贵妃 创新 表演 戏曲传统 动作
-
描述:》。当时,梅兰芳亲自到护国寺门口来接他们,他一点架子都没有,小朋友们都亲切地叫他梅老师。梅兰芳、俞振飞、言慧珠这些大名家,都非常开明、非常亲切,给阿澎留下了深刻印象——越是有谱的人越不摆谱!
-
青春版《牡丹亭》:赢得总理四个好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本报慈善周即将上演的大戏青春版《牡丹亭》,7月3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来观看,演出结束后连说四个“好”字。
当天,正值青春版《牡丹亭》国内外巡演第168场,主题为“昆曲华
-
图文:好一出春光荡漾牡丹亭
-
作者:袁喆 李晓梦 李雅维 曹蕾 童汉芳 来源:楚天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昨日相亲会上,青年男女在游戏中互动 记者萧颢摄
本报记者袁喆 李晓梦 实习生李雅维 曹蕾 通讯员童汉芳 摄影:记者萧颢
春光乍现,牡丹盛开。昨日上午,由本报官网楚天都市网举办的首场“情定楚天”相亲会在东湖牡丹园举行,千余名单身男女相聚花海寻觅良缘,美妙景象让本报的拍客忍不住连
-
老戏新“唱”,四百年《牡丹亭》焕青春
-
作者:袁荣德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牡丹亭》剧组人员正在排演。
四百多年前,明代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以古南安府衙后花园(在今大余县城)为背景,以大余民间流传一千多年的“女魂恋人”的传说为素材和原型,创作出享誉世界的《牡丹亭》。四百年后,恐怕连汤显祖也未曾想过,《牡丹亭》的梦还在延续,大余县用《牡丹亭》演绎了一出牡丹亭文化
-
昆曲《牡丹亭》移植婺剧 老团长整合婺剧版唱词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598年,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在遂昌写下了一部划时代的历史名剧《牡丹亭》——“丽藻凭巧肠而浚发,幽情逐彩笔以纷飞”,成就了一部跨越生死的爱情传奇,一部浪漫绮丽的世界文化瑰宝。
当不同剧种对《牡丹亭》进行无数次改编和创演时,作为《牡丹亭》的原创地——遂昌终于按捺不住那股蕴藏已久的激情:2009年3
-
忆“牡丹亭前盛会”,闯老矿改革新路
-
作者:曾照辉 来源:中国钨业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钨 钨 末期矿山 末期矿山 改革 改革
-
描述:介绍了西华山钨矿为走出末期矿山所面临的困境而采取的改革措施。
-
喜看兰苑吐新艳(一)
-
作者:唐明星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昆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老师 舞台实践 牡丹亭 领导重视 培养的 演员 苏州市 非物质遗产
-
描述:艺校98届苏昆班,分配到昆剧院已近五年了,五年来,他们在剧院领导重视和老一辈昆剧艺术家的传、帮、带中,勤学苦练和多年的舞台实践,已经从模仿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