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互文的角度看《牡丹亭》下场集唐诗的英译
作者:李娅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为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是中国著名古典戏曲的传世之作,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的世界名剧,不但情节浪漫曲折,且文辞典丽雅致。其中以集唐诗的形式构成的下场诗,具有典型的互文特征,作为剧本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到了锦上添花作用。
回归生命的感性存在:从《牡丹亭》中几个人物的残缺谈起
作者:李双芹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悟生命  感悟生命  牡丹亭  牡丹亭  人物  人物  残缺  残缺 
描述:印证 ,共塑了一个精神残缺的人物形象。从杜宝、陈最良身上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情感空缺 ;而从杜丽娘追寻本真生命的历程中 ,我们看到的则是汤显祖回归感性存在的生命理想。
史依弘军携手《牡丹亭》
作者:李峥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的笛子乐师与昆曲老师洵澎发问:“D调有些低了,升到E调有没有问题? ”换调后再次试唱,史依弘直言好多了。
谭盾军再现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大公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张帆上海报道:由上海世博会文化大使、国际着名音乐家谭盾和「昆曲王子」军联袂打造的中国首出园林昆曲《牡丹亭》,将于六月初在上海水乡朱家角古镇揭开神秘面纱。该剧的主创人员日前在课植园
谭盾、军将昆剧搬进园林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盾  园林  昆剧  上海世博会  牡丹亭  音乐家  朱家角  昆曲 
描述:上海世博会期间,著名音乐家谭盾与“昆曲王子”军将联手打造中国第一部园林实景昆剧《梦回·牡丹亭》,5月将在青浦朱家角课植园上演。
青年军旅作家爱勤
作者:张锐强  来源:人才开发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旅作家  集邮市场  爱好者  《三国演义》  《中国电视报》  《水浒传》  《牡丹亭》  医学论文  《西厢记》  歌曲 
描述:青年军旅作家爱勤
永嘉昆剧《协状元》饮誉台湾
作者:晓耕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协状元》  昆剧  浙江永嘉  台湾  《牡丹亭》  《长生殿》  《看钱奴》  《窦娥冤》  现代剧场  剧团 
描述:永嘉昆剧《协状元》饮誉台湾
人生不朽是文章--戏剧家庚之底色
作者:章诒和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家  人生  中国  戏曲研究院  人才培养  《牡丹亭》 
描述:他。这个方式就是要写一篇记述他的文字。其实,老师活着的时候,我就想写,内容也是早想好的——一个涉及人的底色的话题。
蔡正仁静娴严厉批评军史依弘版昆曲《2012牡丹亭》“水
作者:邱俪华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失望和不能忍受。 ” 上周日,军、史依弘版昆曲《2012牡丹亭》在东艺结束了首轮三场的演出。由于史
从互文角度谈异化翻译策略:兼评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
作者:王巧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能力  互文能力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牡丹亭》  《牡丹亭》  互文理论  互文理论 
描述: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作者对全文内容共分四章作以具体阐述。 第一部分是对互文和翻译策略的理论探讨。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实际需要。第二章中,概述了互文性理论及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