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值得细品的芭蕾舞剧——评中央芭蕾舞团舞剧《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值得细品的芭蕾舞剧
——评中央芭蕾舞团舞剧《牡丹亭》
欧建平
芭蕾舞剧《牡丹亭》剧照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芭蕾舞剧《牡丹亭》是一部因强强联手而创意多多的新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
初次拼接的华人戏剧风景:’96京华品剧录
-
作者:吴戈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表演 学术研讨会 中国大陆 《牡丹亭》 华人 观众 艺术家 中华文化 女兵 承传与发展
-
描述:,可调迅速而广泛.但戏剧文化,尤其是话剧文化的交流,却十分缓慢而有限.一些有识之士对这种情形的焦灼,便化作了一种奔走呼号与切实努力,更催生了“’96中国戏剧交流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的扉页上开宗明义地写过:“近十年
-
倾听花开的声音——从《爱,是不能忘记的》等几部作品中品真爱
-
作者:刘浩 刘颖 来源:才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真爱 作品 新写实小说 杜丽娘 红楼梦 忘记 牡丹亭 精神境界 张洁
-
描述:悲剧,无一不记载着人们探求真爱的足迹。在当代女
-
世博大使共赏实景版《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早报世博记者 龙毅
7月26日晚,郎朗、张靓颖等来到青浦古镇朱家角,与各国驻沪总领事、文化名人等一同欣赏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外文化展演剧目——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
由2010年上海世博会文化大使谭盾、“昆曲王子”张军和舞蹈家黄豆豆联袂打造的中国首出园林昆曲《牡丹亭》于2010年6月
-
好景艳阳天,万紫千红尽开遍 ——赏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昆山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贾仲欣(交巡警大队)
辛卯年适逢昆曲“申遗”十周年,年末国家大剧院迎来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海内外200场庆演。这个秋雨绵绵的周末,姑苏城举办她的全球192场巡演。中华文化中的大雅之音——昆曲,即源自(昆山)千灯,我们这群自诩胸有点墨的昆山青年简直有种文化自觉性,一拍即合赶至姑苏北塔寺畔
-
穿越生死的深情和妙赏:浅谈《牡丹亭》的美学体现
-
作者:卢卓元 来源: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深情 深情 妙赏 妙赏
-
描述:《牡丹亭》就像春天百花园里的一株奇葩,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永葆青春。从她产生的那天起,研究她的论文浩如烟海,但鲜有从美学角度去研究。从美学命题中的深情和妙赏角度探讨了《牡丹亭》之魅力。
-
为让平民百姓共赏经典名剧——创演越剧《牡丹亭》感思
-
作者:励栋煌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越剧团 《牡丹亭》 百姓 平民 中国戏曲学院 古典名剧 遂昌县 研究生 演员 公演
-
描述:为让平民百姓共赏经典名剧——创演越剧《牡丹亭》感思
-
清明三天省内短线游唱主角 武大赏“樱花雨”东湖品《牡丹亭》
-
作者:韩玮 程芙蓉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韩玮 通讯员程芙蓉)清明节三天小长假,在祭祖扫墓的同时,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省内游、短线旅游将成为小长假主流。
今年省内最火爆的当属武汉的樱花。武汉大学、东湖磨山樱花园内的“染井吉野”、“大岛”等中期品种开始自落花瓣,市民可一睹浪漫的“樱花雨”。
东湖牡丹园则正举行牡丹花会,
-
月下赏曲,隔水听音 园林实景昆曲《梦回·牡丹亭》5月亮相朱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由上海世博会文化大使、著名音乐家谭盾和“昆曲王子”张军联袂打造的园林实景昆曲《梦回·牡丹亭》将于今年5月在朱家角课植园惊艳亮相,作为张军成立个人昆曲中心之后推出的首个项目,他一人自导自演并联合视觉艺术家马良、舞蹈家黄豆豆等跨界主创,还原了百余年前“客至乐具,豪门清韵”的景象。
回归园林,百年不
-
日落黄昏时 入园赏昆曲 实景演出《牡丹亭》月底再度迎客
-
作者:王剑虹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演出场景 栗荣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剑虹)去年在朱家角课植园上演时颇获好评的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将于本月底开始新的演出季。据介绍,除了保持原来的无扩声演唱特色外,主创人员将力求在整体呈现上做到更加精致和唯美,部分演出场景还将带给观众新的视觉体验。
由音乐家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