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自我的无视到八的追求:《西厢记》与《牡丹亭》梦境对比
作者:陈心哲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境  梦境  人性  人性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各有一出关于梦境的描写,《西厢记》之草桥惊梦更多揭示的是人们对于自我的一种无视与无奈,而《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则更多揭示了人们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与梦想。
论《邯郸梦》的行动:从《牡丹亭》与《邯郸梦》的结构谈起
作者:刘艳卉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行动  行动  邯郸  邯郸  杜丽娘  杜丽娘  双线结构  双线结构  柳梦梅  柳梦梅  情节  情节  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  宦海沉浮  宦海沉浮  两条线索  两条线索 
描述:在汤显祖的剧作,《牡丹亭》和《邯郸梦》可以并称双玉,它们分别代表了他的"情之天下"和"法之天下"。在《牡丹亭》,汤显祖对"情之天下"予以歌颂,而在《邯郸梦》,则对"法之天下"予以否定。关于这两
从互文的角度看《牡丹亭》下场集唐诗的英译
作者:李娅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特征,作为剧本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到了锦上添花作用。
全国庄子研讨会综述
作者:王萍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研讨会综述  庄子思想  东明县  司马迁  《太平寰宇记》  道家思想  山东大学学报  老庄哲学  庄子研究 
描述:全国庄子研讨会综述王萍全国庄子研讨会于1995年11月8日至10日在山东省东明县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河南等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会议围绕庄子故里、庄子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
从互文角度谈异化翻译策略:兼评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
作者:王巧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能力  互文能力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牡丹亭》  《牡丹亭》  互文理论  互文理论 
描述: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作者对全文内容共分四章作以具体阐述。 第一部分是对互文和翻译策略的理论探讨。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实际需要。第二章,概述了互文性理论及翻译策略
论互文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戏剧唱词的翻译:以《牡丹亭》的两
作者:何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唱词  互文翻译  《牡丹亭》  语境重构  音乐性传递  意象传递 
描述:翻译理论对于唱词音乐性和意象的传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苏州对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昆曲的生态哺育:以《牡丹亭》为例
作者:冯智全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非物质遗产  昆曲  苏州  生态  人类  《夷坚志》  音乐文化 
描述:《牡丹亭》故事的源头,谢传梅先生认为:宋时洪迈《夷坚志》所记本仅仅是一个故事的雏形,明初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把故事扩展了,而至汤显祖《牡丹亭》戏剧则得到进一步充实,臻于完善了。①发源于苏州昆山
互文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戏剧唱词的英译:以《牡丹亭》的两个
作者:何婷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翻译  互文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语境重构  语境重构  音乐性传递  音乐性传递  意象传递  意象传递 
描述:本文基于罗选民的互文翻译观,通过对《牡丹亭》白之译本和汪榕培译本的对比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古典戏剧唱词的翻译策略,以期为戏剧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作者由此试图论证,以语境重构为核心的互文
因情识得金丹:浅论晚清蜀中红学家孙桐生的“真性情”
作者:程建忠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因情识得金丹:浅论晚清蜀中红学家孙桐生的“真性情”
新版赣剧《牡丹亭》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叶树发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学术研讨会  赣剧  新版  海盐腔  二十世纪上半叶  吸引观众  诗意化  《惊梦》  人性觉醒 
描述:2003年12月23──26日,是短暂而平凡的 四天,但对江西戏剧界来说,却是不平凡的四 个日日夜夜。因为,江西师大推出的新版赣剧 《牡丹亭》于23至25号在江西最好的剧院── 江西艺术剧院公演三场;郭汉城、康式昭、王安 葵、叶长海、季国平、查振科、刘祯等专家、学者 专程来南昌观看新版赣剧《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