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73)
报纸(1271)
图书(40)
学位论文(17)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46)
地方文献 (35)
才乡教育 (11)
红色文化 (11)
宗教集要 (7)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224)
2013(126)
2010(410)
2009(234)
2006(47)
1997(72)
1995(53)
1982(37)
1971(2)
1948(4)
按来源分组
其它(49)
文艺报(31)
文艺理论与批评(19)
博览群书(7)
江南晚报(3)
江淮时报(2)
国史馆馆刊(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文化艺术出版社(1)
青少年文学(1)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解读《绿珠》中的绿珠形象
作者:陈晓连 胡睿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绿珠  女人祸水论  性的政治说 
描述:性这三个问题进行女性主义视角的批评解读。
德高艺富,名垂昆史-哭瑛师
作者:沈世华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气  昆剧  昆曲艺术  《牡丹亭》  剧团  艺术家  舞台  剧目  杭州  国风 
描述:了:周瑛老师去世了。
新声共咏日精花——记庄一拂与昆剧字辈艺人
作者:徐宏图  来源:戏文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辈  新乐府  昆剧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传习所  嘉兴  新声  全福班  昆曲  《牡丹亭》 
描述:新声共咏日精花——记庄一拂与昆剧字辈艺人
曲度尽春梦景“以幻为真”抒至情——论《牡丹亭》真幻交融的
作者:李成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以幻为真”  “以幻为真” 
描述:象;"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情节艺术构思虚实相生、一脉贯通,以超现实的艺术手法细腻地揭示和集中地反映出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流动的轨迹;真幻交织的梦境、幻境强化了以"情"胜"理"的主旨。
思致融情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思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致  理性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词》具有明显的情中有思的特点―在词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的超脱。
对话
作者:祝雪霏 李健杰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风格  游园  杜丽娘  寻梦  情感  爱情  构思  牡丹亭  电脑  收藏 
描述:忆》,属于比较怀念过去的生活的;像《游园》、《惊梦》、《寻梦》都是对古代美好爱情的向往。就像写日记一样。
无名豪侠黄衫客:试论从《霍小玉》到《紫钗记》中黄衫客人物
作者:司聃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紫钗记  黄衫客  黄衫客  豪侠  豪侠 
描述:文章着眼点在《紫钗记》中的豪侠黄衫客,从他的出场描写、贯穿李益霍小玉爱情始终、始终是决定性的力量以及出现在梦的意象中等四方面粗略地进行分析,试图诠释黄衫客这一人物形象从《霍小玉》到《紫钗记》的演变
牡丹亭与红楼梦 梦溪论红楼梦
作者:刘梦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文集 
描述:牡丹亭与红楼梦 梦溪论红楼梦
梦溪 书生留得一分狂
作者:左文  来源:中华儿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中国艺术  红学  传统文化  研究院  比较文化  作家  人类  国学  牡丹亭 
描述:大学文学院专聘教授、文艺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华夏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日韩东亚比较文化国
芸与川大的“川剧情结”
作者:唐思敏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川剧艺术  四川大学  表演艺术  《牡丹亭》  合唱团  声乐技巧  声腔艺术  现代小戏  新世纪  感情投入 
描述:芸与川大的“川剧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