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清初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阅读接受简论
-
作者:王宁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接受 接受 传播 传播 江南 江南
-
描述:之感性和直观的一面。更为重要的,这种阅读同时构成了《牡丹亭》传播的一个重要层面,即《牡丹亭》传播和流布的重要途径。
-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对《牡丹亭》改编的传播学解读
-
作者:王省民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编 改编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折子戏 折子戏 全本戏 全本戏
-
描述:全本戏和折子戏是明清戏曲在舞台演出中的两种主要形式,这两种形式在康乾盛世实现了转换。本文以《牡丹亭》的改编为研究对象,对其改编形式进行传播学的解读,并探讨两种改编形式的转换与明清戏曲传播之间的内在
-
《牡丹亭》的传播研究
-
作者:王燕飞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明清有关《牡丹亭》的各种版本是一种文本传播,另具特色的是对《牡丹亭》的评点本和修改本的传播。现当代还有小说体裁的改变本、外文改译本。评点本和改编本是本论文着重主要分析的文本传播方式。在这里,评点者和改
-
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
作者:王省民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传播方式 明清戏剧 戏剧家 传播模式 戏剧文本 明清时期 戏剧作品 演出 传播者
-
描述: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
传播学视野下的《牡丹亭》
-
作者:陈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文本传播 文本传播 舞台传播 舞台传播 评点传播 评点传播 闺阁传播 闺阁传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
描述:,迤逦而来,满足士大夫阶层和平民阶层的不同的精神需求,成为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消费方式。 第三章是“《牡丹亭》的文人评点传播”的研究。对《牡丹亭》进行评点的文人主要有汤显祖的好友及文人戏曲家。他们的评点
-
厅堂版《牡丹亭》回归明代演剧方式
-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快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驻北京记者 梅春艳 今年5月18日,是昆曲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6周年纪念日。就从这一天起,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将长期进驻北京“皇家粮仓”——这座始建于明永乐七年的建筑曾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俯瞰了京城600年沧桑;如今,它被改建为世界上最小却又最高贵的剧场,明代昆曲“家班”的演
-
京城听昆曲以最风雅的方式享乐
-
作者:海风 来源:健康伴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生 昆曲 《牡丹亭》 老年人
-
描述:皇家粮仓的厅堂版《牡丹亭》 这一边,关锦鹏的昆曲《怜香伴》刚刚在保利华美谢幕:那一边,看场昆曲这一亦古亦今的消费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时髦。
-
《牡丹亭》中花园意象的构造方式
-
作者:杨亿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花园 花园 意象 意象 叙事空间 叙事空间
-
描述:在《牡丹亭》中,花园是一个特殊的叙事空间和不断出现的意象。花园意象是一种包含了整体意象和意象载体的双重结构。在梳理归纳作者在文本中有关花园意象的描写行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文本中运用片段化描写和神秘化处理的两种方法,构造出了花园这个叙事空间。而这种空间在《牡丹亭》的整体叙事起到了重要作用。
-
换种方式学习,高中生也可以很潇洒
-
作者:若莲 来源: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狮子座流星雨 高中生 学习 牡丹亭 换种 呼和浩特 课堂 杜丽娘 英文原版 小说
-
描述:2009年暑期,一部青春偶像电视剧《陪你去看流星雨》,让正在读高二的女儿看得很痴迷。一天,她问我和她爸爸,流星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告诉她,我们也没有见过,不过小时候在农村经常可以看到划过天空的流星。女儿很羡慕,说她很想去看流星雨,哪怕是看看一颗流星也好。 我留意到了女儿对流星雨的渴盼,并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2009年11月16日下午,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狮子座流星雨即将大爆发,最佳观测地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时间就在18日凌晨4点。当时,我的脑子闪过一个念头:带女儿去看流星雨。可是18日是星期三,而且最佳观测地又不在北京。再一想,又觉得机会非常难得,错过了有一些可惜。 我仔细合计了一下,既然观测时间是凌晨4点,我们不妨晚上飞到呼和浩特,凌晨看完流星雨,再乘第二天一大早的航班返回北京,既不耽误观看流星雨,也不耽误孩子上课。
-
从《西厢记》到《牡丹亭》:表情方式在时代背景下的转变
-
作者:暂无 来源:华人时刊(下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表情方式
-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元明两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古代爱情戏中成就最高的两部代表作,这两部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人文风貌以及婚恋观念,歌颂了爱情在两性关系中的崇高地位,本文将从作品表情方式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