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回归生命的感性存在:从《牡丹亭》中几个人物的残缺性谈起
作者:李双芹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悟生命  感悟生命  牡丹亭  牡丹亭  人物  人物  残缺性  残缺性 
描述:印证 ,共塑了一个精神残缺的人物形象。从杜宝、陈最良身上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情感空缺 ;而从杜丽娘追寻本真生命的历程中 ,我们看到的则是汤显祖回归感性存在的生命理想。
情欲相生——牡丹亭
作者:蔡健  来源:南京农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  情感  欲望  欲望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欲是本能 ,情是升华 ,情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通过对情欲的描绘与表达 ,肯定了生动真实的人性 ,鞭挞了虚伪腐朽的礼教
一半室随笔(一)
作者:曼石  来源:家庭中医药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记》  《本草经集注》  苦丁  紫薇  随笔  《植物名实图考》  读书心得  仙人掌科植物  木兰科植物  《海药本草》 
描述:仆治本草之学,多涉草木名物,偶拈平日读书心得,作小语数条,浅陋不文,幸博雅君子教。 1、紫薇。紫薇树高丈许,无皮,人以手搔其肤,彻顶动摇,遂名怕痒花。唐开元初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取义
一半室随笔
作者:曼石  来源:家庭中医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仙传》  《太平寰宇记》  杏林  随笔  江西庐山  《本草纲目》  张宗祥  中药性味  安徽凤阳  浙江图书馆 
描述:宇记》谓杏林在安徽凤阳杏山,误矣,李太白诗“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匡山即匡庐。桔井
牡丹亭》英译本
作者:尚娜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牡丹亭  牡丹亭  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  文学形式 
描述:翻译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在交际过程中,语言及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了种种障碍.有人甚至认为翻译过程中困难重重,根本无法完成,尤其像《牡丹亭》这类文学作品.《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论《邯郸梦》的行动性:从《牡丹亭》与《邯郸梦》的结构谈起
作者:刘艳卉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行动性  行动性  邯郸  邯郸  杜丽娘  杜丽娘  双线结构  双线结构  柳梦梅  柳梦梅  情节  情节  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  宦海沉浮  宦海沉浮  两条线索  两条线索 
描述:在汤显祖的剧作中,《牡丹亭》和《邯郸梦》可以并称双玉,它们分别代表了他的"情之天下"和"法之天下"。在《牡丹亭》中,汤显祖对"情之天下"予以歌颂,而在《邯郸梦》中,则对"法之天下"予以否定。关于这两
吴吴山评点《牡丹亭》研究
作者:谢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吴山  牡丹亭  批评研究 
描述:归纳和总结,围绕《吴吴山<牡丹亭>》展开,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论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和创新点;第一章着重介绍清康熙年间著名的戏曲评论家吴吴山及先后与吴山约为
吴吴山论《牡丹亭》戏曲特色浅谈
作者:谢超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吴山  吴吴山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特色  戏曲特色 
描述:吴吴山在对《牡丹亭》的点中,就《牡丹亭》中关目的设置、角色的演绎、舞台的安排、砌末的使用等戏曲特色的评价和讨论,反映出评点《牡丹亭》的戏曲评论水平。
夫人合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资料卡片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夫人合牡丹亭
常新牡丹亭牡丹亭·游园》随感
作者:高青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红楼梦  红楼梦  爱情  爱情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游园  游园  古典戏曲  古典戏曲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园林  园林 
描述:美、情爱之美和理想之美",最终被它感动,是因为那个青春和美艳的化身,至情与纯情的偶像——杜丽娘。其实,这样的书是可以作为案头书的,常常新,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