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百年会馆里的“返老还童” 谈三山会馆戏台版《牡丹亭》
作者:丁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台  《牡丹亭》  会馆  演出方式  二十世纪  昆曲 
描述:,她在
百戏之祖唯昆曲,剧新妆演风流:作文新素材之“昆曲”
作者:吴晓梅  来源:作文素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素材  青春版《牡丹亭》  百戏  作文  风流    2009年 
描述:一眼·新素材 继2006年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饮誉华夏之后,2009年12月15日,白先勇的青春梦之二《玉簪记》在冬夜的北大百年讲堂再度绽放。比主人公生活时代还要早的千年古琴“九霄环佩”穿过历史的幔帐抵达今宵,悠长浑厚的琴声划破夜空摄人心魄,奏出中国古典爱情的绝响。
启今 自成一家:简谈王仁杰剧作的美学范式
作者:王蕴明  来源:剧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氏  琵琶行  牡丹亭  悲悯情怀  节妇  白居易  王仁杰剧作  作家  心路历程  西厢记 
描述:的体认,有论
《审音鉴录》和《缀白裘》中《牡丹亭》演出形态的差异
作者:刘庆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审音鉴  审音鉴  缀白裘  缀白裘  舞台流变  舞台流变 
描述:演出流动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戏班和演员从剧场效果出发经营剧目所作的努力。
《审音鉴录》和《缀自裘》中《牡丹亭》演出形态的差异
作者:刘庆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审音鉴  缀白裘  舞台流变 
描述:演出流动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戏班和演员从剧场效果出发经营剧目所作的努力。
传统版《牡丹亭》京城赢得喝彩 苏式“味”引来千余观众
作者:刘欣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北京专电 (特派记者 刘欣)昨晚,苏州昆剧传习所“纪念昆曲申遗十周年专场演出”之“传统版《牡丹亭》”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千余观众观看了演出。至此,包括前晚“泰山北斗映蓝天”在内的“纪念昆曲申遗十周年专场演出”圆满落幕。“传统版《牡丹亭》”传自传习所“传”字辈艺人沈传芷、姚传芗,由苏州昆
一词一句皆心血:――访《牡丹亭》评注者、市人大副主任、汤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吴凤雏是《牡丹亭》评注者,是我市著名汤学研究专家。1986年中国戏剧出版社曾出版他的《汤显祖传》,这是中国第一部汤显祖的个人传记。当时发行6000余册。   《牡丹亭》是汤显祖戏曲作品的代表。是一部闪耀着时代思想光辉、具有强烈反封建礼教色彩和启蒙意义、彪炳千古的艺术珍品。《牡丹亭》一经问世
我最大的忧虑是缺乏人才:访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
作者:葛雪松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正仁  上海昆剧团  团长  人才  忧虑  中国古代文学  《牡丹亭》  《长生殿》 
描述:伴奏,竹肉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