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丽记》校勘记
-
作者:姜维公 来源:长春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丽记 通典 太平寰宇记 校勘
-
描述:《通典》、《太平寰宇记》中关于高句丽的记载与《翰苑》所载《高丽记》的佚文都出自于陈大德的《高丽记》。《通志》、《文献通考》中有关高句丽的文字取自《通典》,而且完全是经过考订较为确凿之作。全文以《翰苑
-
中西文化互观下的《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
作者:李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西文化比较
-
描述:其共性文化特征。基于此,多年来学界就《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整体看,既往的同类课题研究大多着眼于从多个视角探讨杜丽娘与朱丽叶形象的异同及原因,但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全面比较两部作品在文化思想、主要人物形象、艺术审美、表演欣赏等角度的异同,并从辨异入手促进文化对话交流进而唤醒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化、系统化。而本文的写作,拟将这两部作品纳入中西文化的视野中互相关照,避免单一的文本解读,力求全面展现两部戏剧作品在主题结构、人物形象、宗教哲学、戏剧审美形式方面的异同。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两部剧作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其中以杜丽娘与朱丽叶的比较为重点,揭示她们性格、爱情的文化特质;兼顾柳梦梅与罗密欧、杜宝与卡普莱特、陈最良与神父的形象比较。第二章辨析两部剧作所体现的主题思想。从宗教哲学入手,进而探求中西生死观及“梦意识”对两位作家创作剧本的影响。第三章深入分析两部作品的美学观念,得出两部作品美学形态殊途同归、审美欣赏具有中西差异以及表现形态各擅胜场的结论。
-
文学观对照下的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研究
-
作者:李燕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作品 莎士比亚戏剧 文学观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情悲剧 中国作品 牡丹亭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古希腊 中国戏剧
-
描述: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文坛上的一个巨人,他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罗马戏剧与英国民间戏剧中的优秀思想,忽视戏剧创作中的清规戒律,打破喜剧与悲剧的界限,从思想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它的作品针对当时的封建礼教制度,歌颂爱情,富有强烈的女性意识,揭露社会的黑暗
-
曹雪芹“写儿女之真情”的文艺观
-
作者:王先霈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文艺观 进步思想 小说 爱情描写 林黛玉 贾宝玉 十八世纪 牡丹亭
-
描述:历史小说,爱情描写只不过是一种掩护,作品的本旨不是在“谈情”。爱情主题说曾被当做《红楼梦》研究中严重错误的观
-
面对经典……──观上海昆剧团之新版《牡丹亭》
-
作者:范晓宁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排演 剧目 观众 艺术家 99年 《牡丹亭》 经典 时间 准备
-
描述:面对经典……──观上海昆剧团之新版《牡丹亭》
-
邯郸记
-
作者: 明 汤显祖 治理整顿 汪培英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英语 对照读物 戏剧 汉 英
-
描述:邯郸记
-
还魂记
-
作者:刘娴 来源:连环画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后花园 牡丹亭 自画像 太湖 生命 中国美术 柳梦梅 大学生 牡丹花
-
描述:还魂记
-
邯郸记
-
作者:朱海峰 来源:沙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风中梨花落满庭。 少年连连劈出百余掌,燥热之象仍未稍解。他收掌看时,但见一双手掌已呈黑紫色,青筋暴突,狰狞异常。
-
《邯郸记》
-
作者:周传家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 唐玄宗 姓名 翰林院 十六国 高力士 长安 吕洞宾 江南 新河
-
描述:店小二就迎上前来,先把瘦驴牵过去,拴到槽头,然后招呼他歇息。正在这时,一位银发雪髯的老道士飘然而至,也要在此投宿。这老道士不是别人,乃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特地从岳阳楼赶来点化这位穷书生。两人见面施礼,互道姓名。
-
美輪美奐舞蹈盛宴—觀舞劇《牡丹亭》有感
-
作者:暂无 来源:先驱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當緊閉的大幕重新拉開,演出人員重新出現在舞台向觀眾謝幕,劇場沸騰了。隨著男女主角的再次登場,全場起立,掌聲、歡呼聲,一陣高過一陣;揮舞的手臂在劇場裡滾動,他的、你的、我的。我興奮地摘下圍巾高高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