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江西省 建昌府志 (
作者:  孟炤等修 黄祐等篡  来源:成交出版社有限公司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江西省 建昌府志 (
旬牡丹亭一朝重修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通讯员 周丽 郑功民 本报记者 杨晓政 本报讯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重建牡丹亭,消息像风一样传开了。老杭州翁庆回忆说:“记得五十来年前建亭时,是茅盾先生题的匾额吧?”不仅仅是念旧的杭州人,连久居亭檐下的小黄莺都盘旋着不肯离去。 拉走鸟窝四五十车 鸟窝用“车”当计量单位,好像只出自花
英译《邯郸记》选场()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文学翻译  英语  翻译方法 
描述:英译《邯郸记》选场()
昆曲《牡丹亭》与芦墟山歌《姑娘》的比较
作者:施敏  来源:飞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山歌  山歌  牡丹亭  牡丹亭  昆山腔  昆山腔  魏良辅  魏良辅  苏州地区  苏州地区  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  南戏声腔  南戏声腔  艺术追求  艺术追求  传统艺术  传统艺术 
描述:隆庆年间著名歌唱家兼作曲家魏良辅来到昆山,他发现昆山腔很有特点,便决心予以改革。魏良辅原是个北曲清唱家,到吴中后,致力于南曲。他非常讲究唱法上的吐字、过腔、收音。他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
英译《邯郸记》选场()(英文)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英译  选场  英文  大连 
描述:英译《邯郸记》选场()(英文)
牡丹亭上三生路,调情圣手梦梅
作者:暂无 来源:嘉兴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湘南 上个月,青春版《牡丹亭》再次来深圳演出,去看了。上中下三篇,只落下中篇未看。不过感觉最好看的还是上篇中的第三场“惊梦”。这一场真是有惊艳之美,大胆,直接,充满着想象力。春,梦,花神,一青年男与一妙龄女在梦中初遇偷欢,彼此一见倾心。这种浪漫的构想真是具有天然的戏剧性。男女间那点事,
两组“杜”轮流担纲上昆传统版《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早报记者 潘妤  在东艺演出的“名家名剧月”活动又掀高潮,昨晚,上海昆剧团演出的《牡丹亭》再次受到观众追捧,演出前门票一售而空,开场前甚至有不少“黄牛”等候。由于此前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广泛影响,以及昆剧日益受到年轻观众的关注,加之经典名剧的魅力,上海昆剧团近年来每演一次《牡丹亭》都一票
越剧版《牡丹亭》王君安演绎痴情梦梅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南快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越剧版《牡丹亭》王君安演绎痴情梦梅
冷遇的宿命:论《牡丹亭》中梦梅形象
作者:田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梦梅  梦梅  创作思想  创作思想  接受与传播  接受与传播 
描述:《牡丹亭》里梦梅这一形象虽然承担着爱情男主人公的角色,但是对他的研究却甚少,并且存在诸多非议,较之于杜丽娘在戏曲史和文学史的地位相差甚远。本文试图从汤显祖的创作思想与《牡丹亭》的接受和传播这两方面
论戏曲意象的多重审美功能:以《牡丹亭》中“”意象为例
作者:陈小凤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 
描述:戏曲秉承我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精神,重视意象创造,具有独特的美学神韵。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以牡丹亭为主体的意象系列,本文将对作品中意象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与人物形象塑造及剧情建构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