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音鉴古录》和《缀自裘》中《牡丹亭》演出形态的差异
-
作者:刘庆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审音鉴古录 缀白裘 舞台流变
-
描述:演出流动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戏班和演员从剧场效果出发经营剧目所作的努力。
-
一梦悠悠味浓浓——论《牡丹亭》超时空的艺术生命力
-
作者:王高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超时空的艺术生命力 超时空的艺术生命力 呈现 呈现 本源探索 本源探索
-
描述:生命力,它充分揭示出了《牡丹亭》经百读而不厌、历万演而不衰的主要原因。这种生命力一方面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有其内在独特的审美构造和价值内涵。因此,本文不但要探讨这种超时空艺术生命力的外在
-
《牡丹亭》果城成功上演 带给市民艺术洗礼
-
作者:暂无 来源:南充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 张驰
9月,“精品舞台艺术进南充活动”又一场重头戏——由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表演的民族舞剧《牡丹亭》一连三晚在南充大剧院精彩演出,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恋、舞剧的唯美,拨动观众的心弦
-
高雅艺术进校园——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武大上演侧记
-
作者:程亚萍王宇茜小岱 来源:武汉大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4月3日至5日,由苏州昆剧院演出的三场青春版《牡丹亭》,为珞珈山带来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让武大师生尽情领略了古典艺术的新魅力。
4月3日晚,大学生
-
于丹解读白先勇《牡丹亭》 高雅艺术变了味?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于丹解读白先勇《牡丹亭》 高雅艺术变了味?
-
竹笛在昆剧青春版《牡丹亭》中的艺术地位
-
作者:邹建梁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艺术地位 竹笛 昆剧 伴奏乐器 审美要求 演奏者 音乐
-
描述:昆曲被誉百戏之祖,汤显祖的《牡丹亭》更是昆曲中的精品。由苏州昆剧院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无论是在音乐、服装、舞台、灯光……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迎合了当代的审美要求。特别是音乐方面,在作曲家
-
花园·春色:论《牡丹亭》花园意象的多重意蕴和艺术
-
作者:史春燕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园 花园 现实空间 现实空间 审美意蕴 审美意蕴 艺术功能 艺术功能
-
描述:花园意象是中国古典戏爱情中一个常见的场景,而在《牡丹亭》戏曲中意义尤为丰富。它既是一个在戏曲舞台上借表演虚拟而存在的现实空间,又具有特定的人文色彩,作者赋予其丰富的审美意蕴和象征意味;同时,它在戏曲
-
花园·春色:论《牡丹亭》花园意象的多重意蕴和艺术功能
-
作者:史春燕 来源: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园 花园 现实空间 现实空间 审美意蕴 审美意蕴 艺术功能 艺术功能
-
描述:花园意象是中国古典戏爱情中一个常见的场景,而在《牡丹亭》戏曲中意义尤为丰富。它既是一个在戏曲舞台上借表演虚拟而存在的现实空间,又具有特定的人文色彩,作者赋予其丰富的审美意蕴和象征意味;同时,它在戏曲
-
至情至纯至美:评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艺术世界
-
作者:张晓红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 《牡丹亭》 《牡丹亭》 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 情感意识流 情感意识流
-
描述:《牡丹亭》是中央芭蕾舞团根据同名昆曲改编的原创芭蕾舞剧。表演上,《牡丹亭》在尊重和继承西方古典芭蕾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舞蹈的表现形式,舞蹈语言丰富多彩。发生在中国400年前关于突破禁区
-
新时期昆曲艺术的现代化: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
作者:赵哲 来源:华中人文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现代化 科学化运作 有效传播
-
描述:昆曲在现代社会拥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