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丹与昆曲“对话”
-
作者:汪世瑜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中央电视台 牡丹亭 杜丽娘 游园 文化交流 观众 女教授 北师大 粮仓
-
描述:,为什么由她来开讲呢?问这些问题的,有我的朋友、有记者,也有众多的观众。总之一句话:大家对她开昆曲讲座觉得奇怪。
-
星月联辉奏水磨——写在上昆三度晋京之前
-
作者:俞振飞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蔡文姬 水磨 演员 余音 剧目 程式 观众 牡丹亭 舞台形象
-
描述:犹未尽,再想说几句。上昆初次进京,在1979年,为国庆三十周年献演了《蔡文姬》;第二次是1982年,演出了《牡丹亭》《钗头凤》《烂柯山》等;这次正值建国三十七周年,
-
北京昆曲研习社为九旬社员举行祝寿演出
-
作者:李锋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昆曲 表演动作 天官赐福 中国戏曲 杜丽娘 动作规范 牡丹亭 地方戏 观众 语言
-
描述:北京昆曲研习社为九旬社员举行祝寿演出
-
心生戏 神游物 身临境——我演《拾画叫画》的几点体验
-
作者:张富光 来源:艺海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游 体验 柳梦梅 牡丹亭 杜丽娘 艺术境界 封建时代 表演 真实可信 观众
-
描述:心生戏 神游物 身临境——我演《拾画叫画》的几点体验
-
嬉闹中的人性曙光
-
作者:徐静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宗元 杜丽娘 封建礼教 山水游记 人性 喜剧气氛 塾师 牡丹亭 观众 空间建构
-
描述:嬉闹中的人性曙光
-
闫平个展,冯导助阵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作品 美术馆 观众 色彩 画展 文化传播 开幕式 上海 生活中
-
描述:艳丽的大片花朵。对此,闫平
-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管窥
-
作者:方开柳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湖南花鼓戏 传统剧目 毛主席 观众 河南豫剧 艺术作品 演出 中国艺术 轶事
-
描述:是新编剧目,二是老戏新演,三是传统剧目的继承。《老表轶事》是一出新编现代戏,讲述的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发生在毛主席家乡的一件趣事,描写毛主席如何处理亲情与原则这样一个侧面。描写和歌颂领导人的艺术作品比较多,从题材看并不是很新颖,
-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时代的演剧环境
-
作者:刘昊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剧团 戏剧演出 观众 现实条件 中国戏剧 传统戏剧 牡丹亭 东方与西方
-
描述: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在当代已成了沟通文字与舞台、东方与西方的桥梁。近几年中我们既看到英国TNT等剧团来华演出莎剧,也看到上海京剧院把京剧版《王子复仇记》带到英国爱丁堡国际戏剧节,昆剧《牡丹亭》在美、英
-
魂,因梦而来
-
作者:胡斌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大剧院 艺术传承 声声慢 牡丹亭 清音 演出 昆剧 昆曲
-
描述:幽谷清音声声慢,百变仕女入画来,10月11日晚的上海大剧院中剧场座无虚席,众多昆曲观众期盼已久的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隆重登场.
-
记道和曲社和曲友汪粲英
-
作者:夏红珍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抗美援朝 杜丽娘 演出 昆曲 昆剧 表演艺术 游园 父亲 纪念
-
描述:的皂罗袍——姹紫嫣红开遍……尽管年高,但仍唱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后来,得知她在抗美援朝时期,为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