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丽娘、柳梦梅与林黛玉、贾宝玉爱情理想之比较
-
作者:陈彩华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红楼梦 爱情理想
-
描述: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分别塑造了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两对爱情叛逆者的形象。本文主要针他们的爱情理想略作比较分析。
-
常读常新牡丹亭:读《牡丹亭·游园》随感
-
作者:高青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红楼梦 红楼梦 爱情 爱情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游园 游园 古典戏曲 古典戏曲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园林 园林
-
描述:美、情爱之美和理想之美",最终被它感动,是因为那个青春和美艳的化身,至情与纯情的偶像——杜丽娘。其实,这样的书是可以作为案头书的,常读常新,何乐不为?
-
美輪美奐舞蹈盛宴—觀舞劇《牡丹亭》有感
-
作者:暂无 来源:先驱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當緊閉的大幕重新拉開,演出人員重新出現在舞台向觀眾謝幕,劇場沸騰了。隨著男女主角的再次登場,全場起立,掌聲、歡呼聲,一陣高過一陣;揮舞的手臂在劇場裡滾動,他的、你的、我的。我興奮地摘下圍巾高高舉起,一圈又一圈地舞動,舞動…。大幕落了又開,開了又落,人們久久不肯離去。這是2月17日在舞劇《牡丹亭》於
-
以虚为实与以实为虚——看张继青“三梦”演出有感
-
作者:王朝闻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艺术形象 朱买臣 心理特征 张继 演员 观众 《惊梦》 《牡丹亭》 心理内容
-
描述: 一 “成式表兄卢有则,梦看击鼓。及觉,小弟戏叩门为街鼓也。”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梦》里的这一条记述,表现了入梦者的听觉感受,可能通过想象而转化为视觉形象。或者说,梦境的形成往往有貌似偶然其实必然
-
报春第一枝——元月十日重看上昆新《牡丹亭》有感
-
作者:赵莱静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曲美 思归
-
描述:报春第一枝——元月十日重看上昆新《牡丹亭》有感
-
中西文化互观下的《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
作者:李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西文化比较
-
描述:的比较为重点,揭示她们性格、爱情的文化特质;兼顾柳梦梅与罗密欧、杜宝与卡普莱特、陈最良与神父的形象比较。第二章辨析两部剧作所体现的主题思想。从宗教哲学入手,进而探求中西生死观及“梦意识”对两位作家创作剧本
-
文学观对照下的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研究
-
作者:李燕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作品 莎士比亚戏剧 文学观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情悲剧 中国作品 牡丹亭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古希腊 中国戏剧
-
描述:当时的封建礼教制度,歌颂爱情,富有强烈的女性意识,揭露社会的黑暗
-
曹雪芹“写儿女之真情”的文艺观
-
作者:王先霈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红楼梦 文艺观 进步思想 小说 爱情描写 林黛玉 贾宝玉 十八世纪 牡丹亭
-
描述:历史小说,爱情描写只不过是一种掩护,作品的本旨不是在“谈情”。爱情主题说曾被当做《红楼梦》研究中严重错误的观
-
面对经典……──观上海昆剧团之新版《牡丹亭》
-
作者:范晓宁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排演 剧目 观众 艺术家 99年 《牡丹亭》 经典 时间 准备
-
描述:面对经典……──观上海昆剧团之新版《牡丹亭》
-
邯郸记
-
作者: 明 汤显祖 治理整顿 汪培英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英语 对照读物 戏剧 汉 英
-
描述:邯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