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传户诵满浙江:《牡丹亭》在浙江戏曲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作者:徐宏图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改编 改编 评点 评点 演出 演出 模仿 模仿
-
描述:汤显祖于浙江遂昌任上创作的《牡丹亭》因弃官而携回江西临川玉茗堂首演,从此轰动全国文坛曲界。其中对浙江曲坛的影响尤大,或改编,或评点,或演出,或模仿,影响之深远,自明至清,未曾稍减。本文即探讨其盛况与原因。
-
一组妇女解放的协奏曲——明代戏曲《雌木兰》《女状元》与《牡
-
作者:张建川 来源: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组妇女解放的协奏曲——明代戏曲《雌木兰》《女状元》与《牡
-
《牡丹亭》将走进央视戏曲频道央视来昆录制《世博之旅·幸福千
-
作者:张欢 来源:昆山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张 欢)昨天上午,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工作人员来到千灯,精心录制《世博之旅·幸福千灯粉墨牡丹亭戏曲荟萃》节目。20多位艺术大师以昆曲、越剧、川剧、沪剧、黄梅戏等不同形式,对《牡丹亭
-
厅堂版《牡丹亭》18日首演 林兆华自谦戏曲爱好者
-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刘子龙)由林兆华担任艺术总监、余秋雨任文学顾问、昆曲大师汪世瑜和张继青任艺术顾问的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将于5月18日在皇家粮仓首演。昨天的见面会上,林兆华谦虚地称该戏都是汪世瑜、张继青的功劳。现场,来自“南昆”的艺术家们表演了《牡丹亭》中的片断,整个演出不用扬声设备。汪世瑜称没有电声
-
台湾戏曲导演李小平偕史依弘、张军做客东方早报文化讲堂共讲“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京昆青年艺术家,创作一版全新的“白描清透”《牡丹亭》。
4月20日晚,当下台湾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导演
-
独立东风看牡丹:陈士争版《牡丹亭》与传统戏曲的挖掘视角
-
作者:李智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猎奇视角 猎奇视角 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 文化符号化 文化符号化 传统戏曲文化 传统戏曲文化
-
描述: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受西方猎奇视角影响,传统戏曲文化往往会失去精髓,沦为干枯的文化符号.只有以中华传统丈化观照戏曲,在继承中发展创新,才能避免戏曲文化的符号化,保住戏曲的神韵与精髓,真正实现戏曲文化
-
李铁电影展两代《紫钗记》 「关世振说京剧」戏曲讲座 舞蹈诗
-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品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李铁电影展两代《紫钗记》 「关世振说京剧」戏曲讲座 舞蹈诗
-
传统戏曲绽放时代光彩: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成功原因初探
-
作者:姚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
描述:成功的原因,对传统戏曲的文化传承有很好的启发.
-
让古典戏曲名著活在舞台上:评《牡丹亭》的改编本《杜丽娘》
-
作者:贾庆申 来源: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让古典戏曲名著活在舞台上:评《牡丹亭》的改编本《杜丽娘》
-
戏曲传播的不均衡现象及其原因 以“临川四梦”文本传播为研究
-
作者:王省民 辛禄高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戏剧文本 牡丹亭 传播学 不均衡 刊刻 题跋 戏曲文献 评点 马太效应
-
描述:中国戏剧史既是戏剧本身的发展演变史,也是戏剧文本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接受改造的历史。各个时期的文人通过对文本的刊刻、改编、评点等,与戏剧家之间建立起某种文化传递关系,即他们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