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版《牡丹亭》热后的思考
-
作者:罗慧林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005年,戏曲界一个热点事件是白先勇先 生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高校巡演获得 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不是可以说昆曲的热潮已 经来临,昆曲已走向大众,可以和流行音乐抗 衡?有些人这样乐观估计,我想,我们还是要报 以低调的冷静。$$ 不可否认,青春版《牡丹亭》对于昆曲这“阳 春白雪”的高雅艺术的推广
-
80后看《牡丹亭》装精指南
-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80后看《牡丹亭》装精指南
这显然不是一份学术化的昆曲指南。对于熟悉演唱会这类现代表演的年轻人,我们希望能多少拨开一些时间的迷雾,让《牡丹亭》绽放美好的光亮。我们用青春的年纪
-
《牡丹亭》《桃花扇》后 青春版《赤壁》上演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卫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此前,作家白先勇和话剧导演田沁鑫相继推出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和《1699桃花扇》都曾在南京上演。11月3、4日,由舞剧导演张继刚首度执导的青春版京剧《赤壁》将亮相南京人民大会堂。此次由国家大剧院推出的《赤壁》截选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历史片段:铜雀兴兵、舌战群儒、结盟定计、泛舟借箭、备战借风和火烧
-
青春版《牡丹亭》热后的思考
-
作者:罗慧林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热后的思考
-
重建后的牡丹亭更漂亮了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早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重建后的牡丹亭更漂亮了
-
读新编《临川县志·人物志》后
-
作者:思英 来源:江西方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县志 临川县志 地方志 地方志 评论 评论 人物 人物
-
描述:读新编《临川县志·人物志》后
-
《牡丹亭》如诗如画80后迷上杜丽娘
-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昨晚青春版《牡丹亭》(上本)在洪崖洞巴渝剧院演出,山城市民如此评价:“真是太美了!”有的观众更将《牡丹亭》的票套和彩页收好,用做纪念。唯美的《牡丹亭》给了山城市民最美的享受。
杜丽娘爱情感人
“所有人物中,我还是觉得杜丽娘最美!”市民刘女士是标准的戏曲迷,虽然她坐得离舞台比较远,却发现杜丽娘那
-
继《牡丹亭》后-白先勇又推“青春版”昆曲《玉簪记》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新华社电(记者孙浩)“昆曲之美就在一丝一缕的表演之中。”自称“昆曲义工”的知名华语作家白先勇11月4日和昆曲名家一道,引领数百名香港大学生和普通市民走进“青春版”昆曲名剧《玉簪记》的清雅世界。 白先勇表示,“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内外掀起年青一代对传承昆曲的热忱,巡演160场,吸引超过20万观众,
-
《牡丹亭》后,白先勇又推《玉簪记》(附照片)
-
作者:张裕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张裕)昨天下午,在东方艺术中心的电梯口,遇见一袭黑衣、红围巾披肩的作家白先勇,记者提起几次观看由他制作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点评被他捧红的两位昆曲新人俞玖林、沈凤英的唱念做舞时;白先生停下脚步,红润的脸上笑容荡漾开来:“我刚才又看了一遍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这里的舞台,《牡丹亭》能完
-
《牡丹亭》后,又添情种:论晚清传奇《蝶归楼》
-
作者:朱恒夫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归楼》 《蝶归楼》 黄治 黄治 《牡丹亭》 《牡丹亭》 创新 创新
-
描述:衔接得更加紧密,也更具有艺术的真实性。由于该剧思想先进,结构奇妙,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既雅致又本色当行,被罗瘿公、程砚秋改编为京剧剧目《鸳鸯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