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建置沿革考录》评述
-
作者:顾有识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置沿革 广西地区 考录 《广西通志》 二十五史 少数民族地区 《太平寰宇记》 中国历史地图集 壮语 沿革地理
-
描述:《广西建置沿革考录》评述顾有识广西通志馆雷坚同志经十余年的悉心研考,写出的《广西建置沿革考录》(以下称《考录》)于1996年1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书集学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其深度和广度
-
简评《牡丹亭》题序传播特色及功能
-
作者:张元农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评传播方式,无论在文化解读还是文化导向上彰显出促进戏剧文本再阅读、再思考、再品评的传播价值和意义。
-
西谛所藏善本戏曲题识
-
作者:郑振铎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善本 李卓吾 二十年 琵琶 牡丹亭 元明杂剧 种曲 附图 插图
-
描述:今年十月十七日是郑振铎同志遇难的三周年。我们商得郑夫人高君箴同志和北京图书馆的同意,特将他的遗作两篇发表在这里,以志悼念。
-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人鬼情二题
-
作者:许祥麟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牡丹亭》 人鬼恋 中国鬼戏 封建社会 封建礼教 离魂 情感方式 社会生活 异性恋
-
描述: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人鬼情二题许祥麟我们不认为有鬼魂的存在,中国鬼戏的作家们也并不一定都是有鬼论者,对一部分作者来说,他们或许仅借助鬼戏的创作折射人生、抒发胸臆、娱乐观众……但无论如何,既然他们选择
-
向姚传芗老师学《题曲》
-
作者:王奉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秀传统 张宗祥 昆曲 老师 牡丹亭 抗战后 二十年代 传习所 剧作家 传奇
-
描述:老师抗战后则未演过,至今算来已有四十五年之久了,因此现在的有些观众甚至行家也只是听说过,而没看过演出。《题曲》写扬州才女乔小青夜读《牡丹亭》,黯然
-
《娇红记》研究二题
-
作者:丁烨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通俗类书 《西厢记》 《牡丹亭》
-
描述:本文将七种明代通俗类书中的《娇红记》小说分成三个 系统,并梳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娇红记》的“反封建”说提出了自 己的看法,并将孟称舜的《娇红记》与《西厢记》、《牡丹亭》作了比较。
-
追忆青春的军营叙事:与朱曼鸢对话录
-
作者:徐艺嘉 来源:神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短篇小说 对话 叙事 军营 青春 追忆 文艺创作 《牡丹亭》
-
描述:龙记》等,曾获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一等奖等奖项。
-
初次拼接的华人戏剧风景:’96京华品剧录
-
作者:吴戈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表演 学术研讨会 中国大陆 《牡丹亭》 华人 观众 艺术家 中华文化 女兵 承传与发展
-
描述:,可调迅速而广泛.但戏剧文化,尤其是话剧文化的交流,却十分缓慢而有限.一些有识之士对这种情形的焦灼,便化作了一种奔走呼号与切实努力,更催生了“’96中国戏剧交流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的扉页上开宗明义地写过:“近十年
-
南国粤剧与鹤山热土─-鹤山粤剧名伶录
-
作者:麦浪秋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粤剧 广东鹤山 李文茂 剧团 《墙头马上》 广州市 珠江三角 现代题材 主要演员 《牡丹亭》
-
描述:南国粤剧与鹤山热土─-鹤山粤剧名伶录
-
清词中的明代戏曲题咏和评论:以《牡丹亭》为中心
-
作者:谢永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清词 《牡丹亭》 题剧词 文体互参 批评文学 批评方法
-
描述:般情形.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又可以发现,清词以多种样态题咏和评论戏曲作品,既是历代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文体互参现象在清代词坛上的延续,又体现出能够成为一种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文学所应具备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