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字清晰 韵如醇酒:林小群表演艺术评传之一
-
作者:刘玲玉 容剑平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群 粤剧 超群 花旦 观众 父亲 广州 三十年代 牡丹亭 风格
-
描述:林小群是广大粤剧观众熟悉和热爱的著名花旦。她颇具特色的唱腔,以委婉柔和,清新味醇的风格在粤剧界独树一帜,她主演的粤剧《柳毅传书》、《牡丹亭》、《拜月记》、《阿霞》、《苏小妹三难新郎》、《洛神》等戏
-
醉人的柔美风格:林小群表演艺术评传之三
-
作者:刘玲玉 容剑平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小群 粤剧 风格 牡丹亭 唱腔 红线女 演员 柳毅 艺术大师
-
描述:与心声。粤剧曾经拥有一批第一流的演员,其中林小群
-
《北道刊误志》残本及其反映的历史地理问题
-
作者:李孝聪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刊误 北道 熙宁 宋神宗 历史地理 北宋中期 宋辽关系 《太平寰宇记》 州县 黄河
-
描述: 《北道刊误志》是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瓘奉诏编纂的一部地理志书。“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以后宋辽关系缓解,每年双方都互派使臣交贺“生辰”、“正旦”,如遇旧君去世或新主登基,还有“告哀使”、“告登
-
陈轼研究
-
作者:张小琴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轼 《道山堂集》 《续牡丹亭传奇》
-
描述:轼及其著述的认识与了解。首先,对陈轼家世渊源、生平思想及其交游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研究陈轼著述奠定基础;其次,通过解读陈轼的著作,分析其思想内容与创作风格,客观评价其创作成就。
-
厅堂版《牡丹亭》18日首演 林兆华自谦戏曲爱好者
-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刘子龙)由林兆华担任艺术总监、余秋雨任文学顾问、昆曲大师汪世瑜和张继青任艺术顾问的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将于5月18日在皇家粮仓首演。昨天的见面会上,林兆华谦虚地称该戏都是汪世瑜、张继
-
浅析青春版《牡丹亭》英译字幕特点和方法:李林德教授译本
-
作者:徐卿卿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字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译本 教授 李林 英译
-
描述:考虑句子的长度,掌控好时间,否则观众来不及消化,对剧情了解会产生阻隔。其次昆曲的唱词多为诗歌韵文,语言多用古语,并含有大量的成语典故,因此译者需有中国诗词和古文的修养,以及中国典故知识的掌握,是对其综合能力的考量。
-
舞剧《牡丹亭》和陈爱莲
-
作者:小谭 来源:中国建设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主角 舞蹈艺术 民族舞剧 杜丽娘 排练厅 舞台 牡丹亭 天桥 少年 性格
-
描述:变成了她的父亲,气势汹汹地斥责她。少女经不起精神上的刺激和折磨,终于倒地而亡。这是广东省音乐舞蹈艺术院舞剧团今年五月间在北京演出的民族舞剧《牡丹亭》的一个场面。女主角杜丽娘是由中国歌剧舞剧
-
陈最良形象再认识
-
作者:朱仰东 李建霞 来源: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最良 腐儒
-
描述:陈最良是《牡丹亭》中一个次要人物,关于他的形象,学界多认为是个腐儒典型,其立论依据分别是剧中的第4出"腐叹"、第7出"闺塾"、第9出"肃苑"、第18出"诊崇"。将其看成腐儒典型有简单化的倾向,实际上
-
记道和曲社和曲友汪粲英
-
作者:夏红珍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抗美援朝 杜丽娘 演出 昆曲 昆剧 表演艺术 游园 父亲 纪念
-
描述:的皂罗袍——姹紫嫣红开遍……尽管年高,但仍唱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后来,得知她在抗美援朝时期,为捐献
-
书中自有黄金屋 贤文字中财道生
-
作者:周涧 来源:公关世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万历年间 为人处世 增广 牡丹亭 民间 流传 韵文 表述 书名
-
描述: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