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6)
报纸(26)
学位论文(18)
会议论文(12)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8)
地方文献 (18)
才乡教育 (16)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0(16)
2008(11)
1999(11)
1998(15)
1994(6)
1993(4)
1991(4)
1990(8)
1989(5)
1988(5)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16)
孔子研究(5)
中国文学研究(2)
河北学刊(2)
诗刊(1)
天下美食(1)
戏曲艺术(1)
社科信息文荟(1)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湘潮(1)
爱:报答、付出与回应——《连城》“知己之爱”的诠释
作者:冯文楼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己之爱  《牡丹亭》  爱情  心头肉  自然人格  生死之恋  生命原型  弗洛姆  《聊斋志异》  价值理性 
描述:在《聊斋志异》神奇瑰丽的世界中,爱情之“梦”的创造与寻求,是一大奇现。不论在那扣人心弦的生死之恋中,抑或想象丰赡的人狐相爱中;不论在那解衣就枕的匆遽中,抑或意趣盎然的对谈中;不论在那生命原型的展示中,抑或自然人格的探寻中;也不论在那一波三
舞台对经典的诠释--从演出文本看当代对《牡丹亭》的理解
作者:金鸿达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这个中国文学戏剧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名字是和<牡丹亭>紧密连结在一起的.<牡丹亭>称得上是明传奇的扛鼎之作.它在文学艺术上达到的高度使其自刚一问世,就引起广泛的关注.关于<牡丹亭>的研究、争议从明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临川四梦'的梦幻意识情的哲学
作者:蔡莉莉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幻意识  梦幻意识      紫钗记  紫钗记  牡丹亭  牡丹亭  南柯记  南柯记  邯郸记  邯郸记 
描述:论文由"时代母体的孕育"、"'四梦'梦幻意识论"和"情的哲学"三部分组成.
舞剧《牡丹亭》妙曼“登”沪“轻舞飞扬”诠释经典爱情
作者:暂无 来源:新乡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专电(记者 任沁沁 孙丽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一笔一画,当薄如轻纱的幕布再现这段缠绵千古的爱情经典时,上海大剧院掌声雷动。 18日晚的上海大剧院舞台,时而是婉约的江南水乡,时而成明媚的人间天堂,时而变神秘的阴曹地府;不断更迭的灯光,梦幻般的水墨背
11月7日晚,昆剧《牡丹亭》以梦幻般的全新舞美再次诠释了明
作者:暂无 来源:三峡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1月7日晚,昆剧《牡丹亭》以梦幻般的全新舞美再次诠释了明
爱情社会学与爱情哲学——《西厢记》《牡丹亭》之异同与青春版
作者:宁宗一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描述:本文从爱情社会学与爱情哲学的角度,比较了《西厢记》与《牡丹亭》之异同;论述了青春版《牡丹亭》的贡献。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所涵盖的哲学意蕴
作者:赖丽青  来源: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抗争  抗争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之所以位列“中国古典名剧”之尊,不仅在于作品塑造了杜丽娘这个全新的女性形象,而更重要的是剧作诠释了汤显祖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一种“生而有之”的“情”与明代社会所奉行的“理”之间
爱情社会学与爱情哲学:《西厢记》、《牡丹亭》之异同与青春版
作者:宁宗一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题材  《牡丹亭》  《西厢记》  社会学  文艺创作  社会问题 
描述:一爱情,这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从古至今,文艺创作无数次地涉及爱情题材,但它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总是以崭新的面貌,一次又一次地摆到人们面前来,迫使人们一再对它进行重新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