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邮诗五首
-
作者:方崇元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邮票 文彦博 节能 减排 持续发展 牡丹亭 长生殿 温泉水 太湖 情真
-
描述:题邮诗五首
-
李速的诗
-
作者:李速 来源:诗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玫瑰 天空 撤离 自下而上 南柯记 星星草 屋檐 苦恋 水分子 秘密花园
-
描述:李速的诗
-
李佳忆的诗
-
作者:李佳忆 来源:新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迦南 角色转换 烟丝 跨越 锦屏 上弦 思考 部分 无能为力
-
描述:李佳忆的诗
-
女子是水做的诗
-
作者:园静 来源:散文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洞箫 团扇 女子 林黛玉 西厢记 牡丹亭 菊花诗 工笔画 手持 石塔
-
描述:潇湘仙子当一支洞箫幽幽鸣响,我知道已进入潇湘馆中。小径两旁,聚集了世上所有的瘦竹,袅娜的瘦竹成片成林,在瑟瑟的晨风中歌唱落英。竹叶上闪亮的颗颗露珠、均是黛玉眼中的泪。
-
日落黄昏时 入园赏昆曲 实景演出《牡丹亭》月底再度迎客
-
作者:王剑虹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演出场景 栗荣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剑虹)去年在朱家角课植园上演时颇获好评的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将于本月底开始新的演出季。据介绍,除了保持原来的无扩声演唱特色外,主创人员将力求在整体呈现上做到更加精致和唯美,部分演出场景还将带给观众新的视觉体验。
由音乐家谭
-
共入临川梦中梦——试论陈寅恪先生的《牡丹亭》之杜丽娘“至情
-
作者:姜伯勤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寅恪 陈寅恪 《牡丹亭》 《牡丹亭》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描述:们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将昆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意义的认识。
-
关于《牡丹亭》中的“集唐”诗
-
作者:吴凤雏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出处 出处
-
描述:明人汤显祖传奇名著《牡丹亭》中,共出现"集唐"69首,历来未有将其出处(所集诗句之作者和所出之诗篇)全部注齐者。经大量查考证实:此69首(共280句)"集唐",分别集自129位诗家的270余首诗
-
《长生殿》传奇末尾的八句诗
-
作者:黄强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传奇 李商隐 末尾 读书札记 中国古代 牡丹亭 徐朔方 桃花扇 印刷本
-
描述:期以来
-
《闺塾》的“定场诗”和“下场诗”
-
作者:陆精康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定场诗” “下场诗” 戏曲
-
描述:明清传奇每出戏的开头和结尾,皆有角色吟诵的四句韵语,称作“定场诗”和“下场诗”。《牡丹亭·闺塾》亦不例外。塾师陈最良上场,吟道: 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 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
-
开启新窗瞰“讥托”―《紫钗记》中卢太尉形象增入之意蕴及其动
-
作者:朱亚锋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卢太尉 卢太尉 意蕴 意蕴 动因初探 动因初探 讥托 讥托
-
描述:官场科场的黑暗腐败,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忧愤深广而不得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磊的“讥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