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对《牡丹亭》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萧善因 李旭明 来源:红楼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红楼梦》 《西厢记》 黛玉 曹雪芹 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戏曲 趣味 境遇 集大成
-
描述:其中趣味。”我们认为,这“趣味”二字不光包含了词曲之美,更有性情上的真。为此,本文将专论《红楼梦》在思想、情境塑造等方面对《牡丹亭》的继承。当然,由于时代变迁及作者自身的境遇不同,《红楼梦》在很多方面又对
-
芭蕾舞《牡丹亭》挑战传统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无论是民族舞剧还是芭蕾舞剧,国内观众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而谁也不会想到中央芭蕾舞团创作演出的芭蕾舞版的《牡丹亭》会是这样,既没有民族舞剧中大红大紫的古典装束,也没有人们常见的西洋芭蕾舞中令人惊叹的双人舞技巧展示和王子公主的童话故事,舞台充满了演员对梦的追寻和求索,满台都充斥着导演对《牡丹亭》这
-
传统戏曲与现代传媒
-
作者:马元素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戏曲 戏曲节目 电视戏曲 现代传媒 传统艺术 《牡丹亭》 余秋雨 争取观众 审美特性 四大名剧
-
描述:余秋雨先生对电视与戏曲的联姻说过这样一段话: “电视有自己的审美特性,它一旦与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结合必将对它们进行重组和改造,应该改造到什么程度才能使之成为合格的荧屏审美产品而又不致于损害传统艺术
-
浅谈《牡丹亭》中梅意象的继承与回溯
-
作者:潘攀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梅子意象 梅子意象
-
描述:《牡丹亭》中的梅意象既体现了对梅意象的传统内涵的继承,又呈现出其独特性,如非常重视对残梅意象、梅树意象和梅子意象的运用,其中对梅子意象的运用其渊源可回溯至《诗经.召南.摽有梅》,以上均体现出汤显祖
-
论《红楼梦》对《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李珊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的力量与封建势力作了一定的反抗;在性与爱方面,《牡丹亭》表现了杜丽娘强烈的性爱追求,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而《红楼梦》中的性与爱观念更为进步,表现为性爱双方相互尊重,彼此肯定对方的人格价值和尊严,向往共同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性爱关系,同时也表达了“重情抑欲”的可贵的性爱观。
-
芭蕾《牡丹亭》呈现另类传统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芭蕾《牡丹亭》呈现另类传统
-
从《牡丹亭》看传统文学的现代接受
-
作者:李艳萍 来源:大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期待视域 期待视域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
-
描述:,从而揭示青春版大获成功的原因.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视野分析传统文学的现代接受现象.
-
从“牡丹亭”看传统剧目的主题思想
-
作者:郭汉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牡丹亭”看传统剧目的主题思想
-
论《牡丹亭》的“情至”思想及其对老庄的自然人性思想的继承和
-
作者:吴雪璠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论《牡丹亭》的“情至”思想及其对老庄的自然人性思想的继承和
-
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继承与古典文化的关系
-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人(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继承与古典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