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曲艺术节,创新还是灭杀?
-
作者:刘红庆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亭 长生殿 演出市场 苏州 昆剧 京剧 传习所 剧目
-
描述:,6个昆曲专业团体分得了大约千万人民币,文化部官员则觉得成绩很大。昆曲自身在上个世纪初就基本消亡了,但是其器官被有效地移植到新起的其它戏曲中去,尤其是京剧中去。昆曲的好演员也因为昆曲的不景气转业表演京剧。85年前的1921年,一群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一群向往古典昆曲表演的中国人在距上海不远的苏州成立了昆剧传习所。昆剧传习所把当时可以找到的纯粹的古典大师聚拢在一起,培养了著名的“传”字辈昆曲艺术家。当时招收了一些8到13岁的穷孩子,在“拙政园”主人、“狮子林”主人等有识之士养育下,从前人身上“传”承了600多出古典昆曲。正是“传”字辈艺术家使得传统昆曲得以复活。到2006年7月第三届昆曲艺术节在苏州昆剧传习所旧地举办的时候,“传”字辈艺术家只有一个半了。半个是因为他后来改行了。健在的也已经99...
-
关于民族舞剧《牡丹亭》的特点与创新分析
-
作者:李珊珊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剧《牡丹亭》 舞剧《牡丹亭》 特点创新 特点创新 分析 分析
-
描述:感染受众,在舞蹈艺术的剧情中陶冶情操、感悟世事的艺术境界。
-
昆曲《牡丹亭》:传承创新香飘全球
-
作者:浦奕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生死相许,是为“情至”。
重生往复,花神亦美。
光影之下的百戏之祖。
不知是巧合还是上帝恩赐,中国戏剧家汤显祖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都死于公元1616年,汤显祖留下的这部中国古典戏曲中表现男女爱情的经典作品——昆曲《牡丹亭》,几乎可以和西方
-
昆曲《牡丹亭》:传承创新 香飘全球
-
作者:浦奕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昆曲《牡丹亭》:传承创新 香飘全球
-
谈成教语文教法课的创新思路
-
作者:刘聪颖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法课 创新思路 “庖丁解牛” 文学作品 教学实践 《牡丹亭》 成人高等教育 中文专业
-
描述:中学进行宴习、见习。通过调查,我发现很多中学生并不热爱文学,本应在文学的氛围里享受浪漫和激情的中学生却不再有诗意的情怀。
-
浙江昆剧团创新《牡丹亭》姊妹篇《乔小青》
-
作者:暂无 来源:临汾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华社杭州3月17日电《牡丹亭》作为昆剧代表作广为人知,浙江昆剧团经两年筹备,完成了可称《牡丹亭》姊妹篇的新作《乔小青》,本月将与观众见面。
昆剧《乔小青》是根据明末剧作家吴炳的《疗妒羹》改编而成,跳出了原剧的“大团圆”结局,着力塑造了女主人公的悲剧形象。它讲述的是出自书香门第的杭州女子乔小青酷爱
-
史张版《牡丹亭》引发戏曲创新大论战
-
作者:李峥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史张版《牡丹亭》引发戏曲创新大论战
-
机制创新天地宽:大余县企业改制的调查
-
作者:黄样兴 来源:江西政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改制 大余县 国有企业 多味花生 工业强县 市场竞争 政企不分 调查 牡丹亭 效益滑坡
-
描述:业强县的优势日趋弱化,1997年底,全县国有企业平均负债率高达70%,亏损面达64%。
-
时尚潮流下的舞台艺术创新——舞剧《牡丹亭》和《红楼梦》观后感
-
作者:张践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牡丹亭》 艺术创新 舞剧 舞台 时尚潮流 观后感 艺术表现
-
描述:最近几年,舞剧的艺术舞台上多有创新之作,从《红楼梦》、《一把酸枣》到《牡丹亭》,都堪称国内优秀作品,它们给人带来艺术享受之余,也呈现出舞台艺术表现方面的一些创新思维。由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编演的舞剧
-
论析昆剧青春版《牡丹亭》音乐之传统与创新
-
作者:黄慧玲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曲牌 形式 唱腔
-
描述:新发展、研究、保存及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主要对崑剧青春版《牡丹亭》音乐之传统与创新手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戏曲创作时如何保留曲牌音乐的体制规范并开创出新的特色与表现风格,延续并发展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