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速的诗
-
作者:李速 来源:诗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玫瑰 天空 撤离 自下而上 南柯记 星星草 屋檐 苦恋 水分子 秘密花园
-
描述:李速的诗
-
李佳忆的诗
-
作者:李佳忆 来源:新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迦南 角色转换 烟丝 跨越 锦屏 上弦 思考 部分 无能为力
-
描述:李佳忆的诗
-
女子是水做的诗
-
作者:园静 来源:散文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洞箫 团扇 女子 林黛玉 西厢记 牡丹亭 菊花诗 工笔画 手持 石塔
-
描述:潇湘仙子当一支洞箫幽幽鸣响,我知道已进入潇湘馆中。小径两旁,聚集了世上所有的瘦竹,袅娜的瘦竹成片成林,在瑟瑟的晨风中歌唱落英。竹叶上闪亮的颗颗露珠、均是黛玉眼中的泪。
-
关于《牡丹亭》中的“集唐”诗
-
作者:吴凤雏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出处 出处
-
描述:明人汤显祖传奇名著《牡丹亭》中,共出现"集唐"69首,历来未有将其出处(所集诗句之作者和所出之诗篇)全部注齐者。经大量查考证实:此69首(共280句)"集唐",分别集自129位诗家的270余首诗
-
《长生殿》传奇末尾的八句诗
-
作者:黄强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传奇 李商隐 末尾 读书札记 中国古代 牡丹亭 徐朔方 桃花扇 印刷本
-
描述:期以来
-
《闺塾》的“定场诗”和“下场诗”
-
作者:陆精康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定场诗” “下场诗” 戏曲
-
描述:明清传奇每出戏的开头和结尾,皆有角色吟诵的四句韵语,称作“定场诗”和“下场诗”。《牡丹亭·闺塾》亦不例外。塾师陈最良上场,吟道: 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 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
-
白先勇率青春版《牡丹亭》首次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作为国家大剧院试演剧目中惟一昆曲剧目,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第一百一十、一百一十一、一百一十二场将连续3晚在京演出。同时,白先勇也于近日推出该版的DVD,力图以影像将该剧传世。
今年3月,青春版《牡丹亭》美术总监兼服装设计,即台湾金马奖评委会主席、台湾著名导演王童集中专业精英班底,租用杭州大剧院
-
张军史依弘联袂登台东艺昨晚《牡丹亭》,尽显“白描”与“清透”
-
作者:邱俪华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12牡丹亭》
晨报图片
记者 邱俪华
晨报讯 昨晚,由导演李小平执导,“昆曲王子”张军、京剧名角史依弘强强联手的《2012牡丹亭》在东方艺术中心首演。突破传统的舞美设计,挑战观众体验,采访中,导演李小平用一句话总结了此次全新版本的演绎,那就是“白描与清透的美学依归”,不
-
舞剧《牡丹亭》妙曼“登”沪“轻舞飞扬”诠释经典爱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乡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专电(记者 任沁沁 孙丽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一笔一画,当薄如轻纱的幕布再现这段缠绵千古的爱情经典时,上海大剧院掌声雷动。 18日晚的上海大剧院舞台,时而是婉约的江南水乡,时而成明媚的人间天堂,时而变神秘的阴曹地府;不断更迭的灯光,梦幻般的水墨背
-
而今迈步重“登殿” 上昆合力打造昆曲全本《长生殿》
-
作者:赏坤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全本 昆曲 合力 《牡丹亭》
-
描述:殿》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男女之情寄托国家兴亡之感,以丰富的想象力驰骋地下、人间和天上,感人的情节,壮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