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台传昆韵 牡丹迎世博
-
作者:尹雪峰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琵琶行》 韵 古戏台 昆剧
-
描述:继2000年的昆剧《琵琶行》之后,又一昆剧名作《牡丹亭》于今年11月8日被搬上三山会馆的古戏台。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三山会馆,位于世博会浦西世博园区东大门
-
《牡丹亭》二度创作赏鉴-沪、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较
-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研究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二度创作赏鉴-沪、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较
-
唱着红歌 舞起国旗 牡丹亭合唱团的百名参与者当起国旗“派送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早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演唱着歌颂祖国的歌曲,一首首气势磅礴的红歌,优美的旋律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聆听。
原来他们都是牡丹亭合
-
传统和时尚的“混搭”:戏歌联唱《风华嘉月》创作谈
-
作者:孙奕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歌仔戏 戏歌 流行歌曲 江苏省 时尚 晚会 创作 昆曲 中秋 牡丹亭
-
描述:中秋,是一个在中华民族血脉中流淌千年的节日。早在唐代就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令人赞叹的诗句。2010年中秋佳节的前夜,《共邀明月——"江苏台湾周"闭幕晚会》在苏州金鸡湖畔隆重举行,这是江苏和台湾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一台氛围浓郁的中秋晚会。
-
镂月为歌扇 裁云作舞衣:《楼会》的艺术个性
-
作者:岳美缇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老师 昆曲 表演 气质 演出 艺术个性 爱情 苏州 二郎神
-
描述:我是1985年去苏州向沈传芷老师学《西楼记》中的《楼会》《拆书》。以前只听说这几个戏里有好曲子,也曾学过几段,如《拆书》中的【一江风】【红衲袄】,《玩笺》中的【二郎神】等,但戏始终没有学,也没有看过老师们和同辈的表演。向沈老师学
-
白先勇率青春版《牡丹亭》首次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作为国家大剧院试演剧目中惟一昆曲剧目,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第一百一十、一百一十一、一百一十二场将连续3晚在京演出。同时,白先勇也于近日推出该版的DVD,力图以影像将该剧传世。
今年3月,青春版《牡丹亭》美术总监兼服装设计,即台湾金马奖评委会主席、台湾著名导演王童集中专业精英班底,租用杭州大剧院
-
张军史依弘联袂登台东艺昨晚《牡丹亭》,尽显“白描”与“清透”
-
作者:邱俪华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12牡丹亭》
晨报图片
记者 邱俪华
晨报讯 昨晚,由导演李小平执导,“昆曲王子”张军、京剧名角史依弘强强联手的《2012牡丹亭》在东方艺术中心首演。突破传统的舞美设计,挑战观众体验,采访中,导演李小平用一句话总结了此次全新版本的演绎,那就是“白描与清透的美学依归”,不
-
舞剧《牡丹亭》妙曼“登”沪“轻舞飞扬”诠释经典爱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乡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专电(记者 任沁沁 孙丽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一笔一画,当薄如轻纱的幕布再现这段缠绵千古的爱情经典时,上海大剧院掌声雷动。 18日晚的上海大剧院舞台,时而是婉约的江南水乡,时而成明媚的人间天堂,时而变神秘的阴曹地府;不断更迭的灯光,梦幻般的水墨背
-
而今迈步重“登殿” 上昆合力打造昆曲全本《长生殿》
-
作者:赏坤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全本 昆曲 合力 《牡丹亭》
-
描述:殿》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男女之情寄托国家兴亡之感,以丰富的想象力驰骋地下、人间和天上,感人的情节,壮丽的
-
《牡丹亭》二度創作賞鑒-滬、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較
-
作者:費泳 来源:戲曲研究通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二度創作賞鑒-滬、台、美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