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情”的颂歌——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者:魏琳  来源: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描述:思和独特的风格。体现了他对个性解放和对自由爱情的极力张扬,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戏曲创作的基石。
民族舞剧《牡丹亭》创作特色研究
作者:幸梓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进行创作比较的同时,分析舞剧创作特色。从舞剧的内容选择、创作动机、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思想等等为切入点,由表及里、由点知面的去探究作品《牡丹亭》的传统美学意义与舞剧创作的现代美学意义
简评《牡丹亭》题序传播特色及功能
作者:张元农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评传播方式,无论在文化解读还是文化导向上彰显出促进戏剧文本再阅读、再思考、再品评的传播价值和意义。
《紫钗记》改编的艺术特色
作者:曹树钧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艺术特色  改编  《南柯梦》  《邯郸记》  改革开放  传统文化  戏曲舞台 
描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紫钗记》两次隆重出现在戏曲舞台之上。一次是1982年,也即汤显祖逝世366周年,曾举行大型纪念活动,除以江西古老剧种上演《还魂记》、《南柯
汤显祖《牡丹亭》案头写作艺术特色探究
作者:郭曼  来源:群文天地(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案头  至情 
描述:昆曲作为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场上演出与案头写作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牡丹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追根溯源,离不开汤显祖的原始文学创作,以“情”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案头写作同样值得探究。
吴吴山三妇论《牡丹亭》戏曲特色浅谈
作者:谢超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  吴吴山三妇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特色  戏曲特色 
描述:吴吴山三妇在对《牡丹亭》的评点中,就《牡丹亭》中关目的设置、角色的演绎、舞台的安排、砌末的使用等戏曲特色的评价和讨论,反映出三妇评点《牡丹亭》的戏曲评论水平。
千古绝调话《圆驾》:谈《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大团圆  情与理  情与理  荒诞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 ,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 ,其独特结局的形成 ,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 ,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 ,有一定的意义
谈浪漫手法的表现特色-舞剧《牡丹亭》观后
作者:何敏士  来源:舞蹈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谈浪漫手法的表现特色-舞剧《牡丹亭》观后
一部光照临川的佳作:略谈《临川县志》的编纂特色
作者:颜小忠  来源:江西方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县志  临川县志  地方志  地方志  评论  评论 
描述:一部光照临川的佳作:略谈《临川县志》的编纂特色
千古绝调话《圆驾》--谈《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情与理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其独特结局的形成,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