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春法:巧手剪出《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双手剪出巧画面。 在汤公纪念馆寻找创作灵感。 在汤公纪念馆记录牡丹亭故事。 通过网络学习借鉴其他姊妹艺术。 剪纸艺人春法
心泉五代梨园世家漫话
作者:陈志明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世家  程砚秋  舞台实践  戏曲音乐  专科学校  天津市  《牡丹亭》  《长生殿》  中国戏曲研究 
描述:心泉(1864~1938)原籍安徽怀宁县。清同治三年生于北京,1938年因患肾病病故于韩家潭西口路南的敬善堂故居,终年75岁(一说73岁病故)。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戏曲音乐家。精通多种民族乐器,如笛
江的舞台嫁接
作者:刘厚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界  重庆  奥尼尔  二三十年代  舞台  小角色  万世师表  中国化  戏剧工作  《牡丹亭》 
描述:江的舞台嫁接刘厚生1994年末,江黄老出版了他的《黄江剧作选》。这本书很有趣,也可说有点怪:实际是两个剧作集的合编,封面书名为《舞台集》,禺题字,标明是《黄江剧作选》的上卷;我收到
从《牡丹亭》传播看传统戏曲的传承
作者:尹丽丽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牡丹亭》经历了百年的传播和演绎,经历了全本、散出和改编本三种演出的形式,同时还经历了剧本结构、声腔、曲辞和表演的改编,传播方式的改变。这种传播丰富了戏曲舞台,同时也保护了古代的文化遗产。
昆曲《牡丹亭》:传承创新香飘全球
作者:浦奕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生死相许,是为“情至”。 重生往复,花神亦美。 光影之下的百戏之祖。 不知是巧合还是上帝恩赐,中国戏剧家汤显祖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都死于公元1616年,汤显祖留下的这部中国古典戏曲中表现男女爱情的经典作品——昆曲《牡丹亭》,几乎可以和西方
两岸联袂传承版《牡丹亭》再现经典
作者:暂无 来源:江苏工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通讯员 韩琛 记者 张倩) 当杜丽娘一袭红衣,手持柳枝,期盼着“月落重生灯再红”离魂而去之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上周末,省演艺集团2012“七彩的夏日”演出季首场昆曲演出——由一代名家张继青亲授、台湾幽兰乐坊与昆剧院携手合作出演的经典名剧《牡丹亭》在江南剧院上演。近三小时的演出,《
昆曲《牡丹亭》:传承创新 香飘全球
作者:浦奕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昆曲《牡丹亭》:传承创新 香飘全球
为了昆曲的传承:记北京昆曲研习社
作者:启名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艺术  北京市  日常活动  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部  俞平伯  文化局  牡丹亭 
描述: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
顾笃璜 文化遗产谁来传承?
作者:顾俊  来源:人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文化遗产  记者  牡丹亭  白牡丹  传习所  白先勇  苏州  梅花奖  昆曲 
描述:因为是把它当一件事情去做,虽然没多少条件,但是做了许多事情。因为不把它当一件事情去做,有许许多多条件,但是没做什么事情。
从《牡丹亭》舞台传播看传统戏曲的传承
作者:尹丽丽  来源: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传播  戏曲传播  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描述:特质,又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修改和完善。这种传播丰富了戏曲舞台,同时也保护了古代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