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是“情”字,内涵有别——论《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
-
作者:叶树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情 情
-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都描绘了“情”,但“情”的意蕴有别。然而,不难发现这些“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提高、创新和发展,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后者。它们相互依靠,环环相扣,形成了中国戏曲链条式发展的格局。
-
“一体化”时代戏剧典籍《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
-
作者:赵征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英译 传播
-
描述:浪漫主义的爱情戏剧,而是贴上了"理想"、"自由"、"阶级"、"斗争"的标签。但是译者并非单一的生物体、
-
中国和美国:全球化时代昆曲的发展
-
作者:吴新雷 白先勇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史 昆曲艺术 全球化时代 《中国昆剧大辞典》 美国 南京大学中文系 《两宋文学史》 《牡丹亭》
-
描述:昆曲艺术的发展等课题,进行了多次对谈。
-
从《关雎》接受史看《牡丹亭》的时代意义
-
作者:萧华荣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代意义 文化精神 理解与解释 逻辑起点 人性解放 社会条件 个性解放 时代精神 汉儒 今文学派
-
描述:《关雎》一类情诗被扭曲的艺术本性的复归,是当时社会文化精神变迁的一个投影。因此,笔者把这种理解作为考察《牡丹亭》时代意义的视点。
-
唐宋时代川东盛产“药子”之迷
-
作者:郭声波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和郡县图志》 《太平寰宇记》 川东地区 唐宋 名称相近 白药子 新唐书 地理志 万州 苦药
-
描述:《新唐书·地理志》和《太平寰宇记》载各地物产甚富,其中川东地区多处提到“药子”。查《元和郡县图志》等地志,唐宋时四川所产药材与“药子”名称相近的还有渝州的药实,通(达)州的白药子、白药实,万州的苦药子、木药实,合州的药实、木药子、白药实,渠州的药实,陵
-
柳梦梅形象与《牡丹亭》时代命题的完成
-
作者:孙秋克 来源: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形象 柳梦梅形象 牡丹亭 牡丹亭 时代命题 时代命题
-
描述:《牡丹亭》以“情”抗“理”这一时代命题 ,是由杜丽娘在剧作的前半部 ,柳梦梅在剧作的后半部前后相续 ,共同承担 ,才贯穿始终 ,最终完成的。对柳梦梅形象这个意义的忽视 ,会使我们失落半部《牡丹亭》。
-
分众时代四川高校电视新探
-
作者:何炜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视 高校 青春版《牡丹亭》 四川 影像创作 大众 戏剧 白先勇
-
描述:戏剧时代因歌舞"广场时代"的到来而越来越小众,戏剧的大众时代已经过去,小众时代已经到来。这个状况跟大众时代的高校电视的处境,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到处巡回,盛演不衰。最个性
-
他勾勒出了我们难以忘却的时代──读俞明《故雨新知》
-
作者:陈四益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笔散文 新知 《牡丹亭》 上灯时分 《大公报》 文化的传承 纪实文学 涉笔成趣 普通话 饱学之士
-
描述:他勾勒出了我们难以忘却的时代──读俞明《故雨新知》
-
传统戏曲绽放时代光彩: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成功原因初探
-
作者:姚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白海内外上演以来,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且为昆曲在tIt界范围内的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受到大学生的热爱,本文着手从时代背景、独特创意、故事情节中的"青春"三个大的方向,去探究青春版成功的原因,对传统戏曲的文化传承有很好的启发.
-
“媚俗”、“媚雅”时代中的“坚守”:梨园戏《陈三五娘》和青
-
作者:古大勇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三五娘》 《陈三五娘》 《牡丹亭》 《牡丹亭》 制作手法 制作手法 广告手段 广告手段
-
描述:生存和发展之路,梨园戏《陈三五娘》可吸取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采用"古典为体,现代为用"的制作手法和全方位"媚俗"、"媚雅"的广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