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经典中的“才子佳人”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通讯(高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佳人  爱情故事  《牡丹亭》  《西厢记》  《红楼梦》  爱情模式  代表作品  艳曲 
描述:提到传统爱情故事,大家都会想到“才子佳人”的组合。他们是如何成为经典爱情模式的呢?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就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节,小说中黛玉对《西厢记》《牡丹亭》的曲词就着实品味
经典躺着读
作者:谢晨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诺贝尔文学奖  《围城》  文化消费  《诗经》  纪念碑  大题小作  文学史  中国经典  战兢兢 
描述:经典躺着读谢晨诺贝尔文学奖的十四位终身评委们,一年一度地定时定量地向我们推荐一位上榜明星。某些时候,他们也挑中了一些真正的不朽者。但经典并不是这样选举出来的,经典的筛选要复杂得多。经过无数双眼睛无数
梦与文学
作者:华同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梦”  《牡丹亭》  “临川四梦”  现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南柯记  红楼梦人物  《东京梦华录》  《邯郸梦》 
描述: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通俗而深刻地说明了一个事实:梦,并非像梦卜者和圆梦者所说的是“天机”及“神的启示”,而是做梦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意识朦胧状态下的反映。自古以来,许多杰出的诗人、作家和哲人,正是在这个事实的基础上,以梦为题材创作出了数以千百计的名篇佳作,从而构成了中华文
导演与文学
作者:张庚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雷雨》  导演  剧本  二度创作  剧作者  文学修养  《牡丹亭》  戏曲现代戏  文学价值  舞台艺术 
描述:导演与文学张庚导演挑选剧本,应当选择他看中的剧本,导演对剧本的作者应当是知音,要有一种愿望把这个戏的文学成就表现在舞台上,或"翻译"到舞台上去。例如为何这么多导演愿意排演《雷雨》?因为《雷雨》的作者
舞剧应怎样呈现戏曲经典
作者:苗小龙   来源:上海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舞剧应怎样呈现戏曲经典
泥捏《牡丹亭》经典人物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首席记者李龙兴实习生陈丹丹)“非遗”工作室长桌上摆放的泥塑,有手拿纸风筝奔跑追逐的小学生,有左手拿元宝右手握金鞭的财神爷赵公明,有靥笑春桃、双手紧握的唐朝仕女,还有托腮闭目沉思的老和尚……昨天上午,当记者来到位于相城区太平老街的非遗工作室采访泥塑工艺师陆招美时,一进门就被桌上的各个憨态可掬
《牡丹亭》:舞蹈演绎的经典传奇
作者:暂无 来源:南充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重病丽娘为己画像。 身心相许,海誓山盟。 杜丽娘梦中相会柳梦梅。 每一场演出,女主演胡琴心都要认真检查妆容。 梁洪源/图 9月12日晚8时,南充大剧院座无虚席。经过多日等待,曾获奖无数的大型民族舞剧《牡丹亭》开演。待整场舞剧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由衷感慨:原以为没
神奇赣鄱 铸就经典
作者:郭晶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激光  观众席  舞台效果  洪水  歌舞  牡丹亭  舞台表演  历史  声效  江西 
描述:这是一次豪华的文化盛宴,这是一次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当一道道闪电划过天空,缓缓而出的是一个雄伟的巨人,他,高举利斧,用力劈下,轰……一对娇媚的"人儿"从石中蹦出,那是"章"与"贡"啊,"他们"合流而成"赣",那雄伟的巨人就是传说中的"赣巨人"。他,为我们拉开
新编剧目呼唤经典唱段
作者:潘讯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节  剧目  传统经典  唱段  梅兰芳  中国戏曲艺术  新编  戏曲观众  牡丹亭  思考与启示 
描述:在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上,全国17个剧种、三十余台大戏轮番上演,争奇斗艳,盛况空前。在喧闹退歇、曲终人散之后,戏剧节也给我们带来诸多思考与启示。纵观本届戏剧节参演剧目,不计话剧,就戏曲而论,有传统经典
从“文艺精品”说到“戏说经典
作者:邓国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精品  文艺作品  经典传承  精神性  精品生产  西游记  大众文化时代  文艺产品  文艺信息  牡丹亭 
描述:时尚之后,人们又开始觉察到文艺作品的精神性的缺失了。快餐文化使作品失去了应有的厚重感和震撼力,难于回答人们的精神性和社会性的诉求,社会上因而出现了渴求文艺精品的声音。文艺精品与一般消费性的文艺产品应该不是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