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文化·美感:以英译《牡丹亭》诸版本为例
-
作者:周韵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译 翻译 文化 文化 美感 美感 “三美”原则 “三美”原则
-
描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西里尔.伯奇、中国学者张光前和汪榕培曾先后将明代汤显祖的著名传奇剧本《牡丹亭》译介到西方世界,功德无量。以许渊冲先生译诗"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原则衡量。三位《牡丹亭》译者权衡利弊,创造出风格各异的三个译本,使西方世界感受到400年前中国的精致生活。
-
从《牡丹亭》和《卡门》两部传统戏剧看中外文化之差异
-
作者:庞国太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卡门》 《卡门》 戏曲 戏曲 歌剧 歌剧 文化 文化 差异 差异
-
描述:幅幅精工织锦,两者都是对人生的咏叹,是体系不同的艺术精品。
-
文化盛宴书天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十年的故事
-
作者:曹光哲 来源:当代广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故事 天堂 文化 《牡丹亭》 华裔作家 白先勇 袭人
-
描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2006年11月24日至26日,仿佛是从天上飘然而至的美妙乐曲,回荡在香气袭人的广西师范大学王城剧场。这是由世
-
《牡丹亭》和《仲夏夜之梦》的共性探析
-
作者:崔卫成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节 情节 人物 人物 结构 结构 主题 主题
-
描述:的东方和西方出现的主要原因。
-
《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
-
作者:孙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描写词语 分类 文化
-
描述:《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
-
《牡丹亭》称谓语的英译语料库辅助研究
-
作者:禹琳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称谓语 翻译 文化
-
描述:本。本文作者借助平行语料库,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两个文本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该研究表明,由于英汉社会制度和文化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称谓的不同。英汉称谓系统有共性也有差别,但在其翻译过程中,汪
-
《牡丹亭》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
作者:潘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学 文化
-
描述:、精神民俗等方面,对《牡丹亭》中的诸多纷繁的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和探讨,发掘其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挖掘作品中的民俗事象,论述这些民俗事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析对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
-
《牡丹亭》结构艺术初探
-
作者:郭梅 来源: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和中国明代文学学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牡丹亭》结构艺术初探
-
《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
-
作者:刘淑丽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真幻相生 真幻相生 双线交织 双线交织
-
描述:部剧作结构严谨、宏大。
-
戏文之结构及其变迁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文结构 脚色制 戏剧叙事 小说叙事 《牡丹亭》
-
描述:并不显著、稳定,戏文结构变迁的历史则主要表现为脚色使用日趋规范、戏文结构也日趋稳定的历史.戏文之结构可认为是脚色制与故事叙述两种因素的组织调和,二者之间始终存在张力,后者有时也有可能成为主导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