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阳春校笺(选载上)
作者:秦惠民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抄本  唐宋词选  冯延巳  校本  唐词  《词综》  词辨  校笺  全宋词  珠玉词 
描述:冯延巳(公元九○三——九六○),字正中,又名延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自幼跟随李璟,官至同平章事(即宰相)。史称冯“有辞学,多伎艺”,工诗词,“虽贵且老不废”。他不仅在南唐词坛是存词最多的一个,在唐末五代词人中也是一大家。他
试论明清传奇中的下场唐诗
作者:赵艳喜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下场诗  唐诗  《牡丹亭》  《长生殿》 
描述:然而成功的唐诗却能为剧本增色添彩,《牡丹亭》和《长生殿》就是其中的精华。
《隆平》版本考略
作者:熊伟华 张其凡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隆平  《隆平  版本  版本  流传  流传 
描述:《隆平》是记载北宋太祖至英宗史事的重要文献,文章以时代为序,对《隆平》各版本进行考证,并梳理其版本源流,阐明各本关系。
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王临川(十)
作者:王云五王安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王临川(十)
经典也要讲“包装”:从昆曲译本《悲欢》谈起
作者:蔡莉莉  来源:对外传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译本  包装  汉英对照  牡丹亭  青春版  白先勇 
描述:昆曲能奇迹般地再次在中国复活,并且走向国外,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功不可没;同时,汪班先生的汉英对照本《悲欢》的出版,也将对昆曲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精选在国外经常上演的9种昆曲,共26出
从互文性的角度看《牡丹亭》下场唐诗的英译
作者:李娅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为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是中国著名古典戏曲的传世之作,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的世界名剧,不但情节浪漫曲折,且文辞典丽雅致。其中以唐诗的形式构成的下场诗,具有典型的互文
《在梅边》遇到了《牡丹亭》——论流行音乐和昆曲的交集与补
作者:李甜甜  来源:华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  昆曲  昆曲  交集  交集     
描述:发展,也不失为一种发展策略。本文将就二者的交集和补做出考察,试图折射出昆曲传承方面的可行之策。
點評:中芭《牡丹亭》與觀眾能對上甚麼話?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周凡夫 負責美術設計和燈光設計的德國舞台設計師導演西蒙.米夏埃爾(Michael Simon)在演出場刊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對我來說,舞台元素的特性和舞者身體的關係非常重要。總應有一種相互交融的可能性,這樣,佈景就不是一個背景而是舞者的舞伴,我追求的理想是物體與舞者之間視覺的對話。」(見場刊「
《南柯记》唐诗的整理与注析:兼对《〈南柯记〉评注》相关注
作者:李小兰 黄建荣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南柯记》唐诗的整理与注析:兼对《〈南柯记〉评注》相关注
《牡丹亭》读本的缺憾与完善——徐朔方笺校本下场诗“唐”句
作者: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订正  订正  校注  校注 
描述:《牡丹亭》剧作共有“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唐”句逐条查对,订正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