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比较法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
作者:李孝堂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教学 比较法 《三国演义》 诸葛亮借东风 《三国志》 《史记》 杜丽娘 封建礼教 《牡丹亭》 《西厢记》
-
描述:下几种情形: 一、讲授一部作品,与另外作品进行比较 我在讲授《三国演义》时,与《三国志》进行比较,与《史记》等书进行比较。 《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塑造诸葛亮这一形象时,极力描写他用兵如神。他是一位政治家、外交家,更主要的是一位军事家。他既能制定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方针政策,又能指挥具体战役,而且每战必胜,有超人的指挥才能。作者甚至把诸葛亮写成天文学家、气象学家、物理学家,他能预知天气的变化,制造木牛流马。而《三国志》却不是这样。《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诸葛亮时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后人则根据陈寿的话说诸葛亮“长于政而不长于军”,说他主要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位军事家。如果说他也懂一点军
-
联想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
作者:符健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联想 《西厢记》 《红楼梦》 连锁反应 语文教师 牡丹亭 水流
-
描述:锁反应须具备一定的诗词储备和丰富的联想才能实现。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词储备,语文教师就可利用联想丰富古诗词教学。[第一段]
-
从《牡丹亭》看晚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牡丹亭》赏析
-
作者:晏斌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女性 晚明女性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 觉醒 觉醒
-
描述:由于互动教学重在双向交流,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了以往教师在理论教学上全篇讲解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吸取,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提高了对学生综合
-
“晏甬从事戏剧活动60年纪念会”在京举行
-
作者:志湘 来源:大舞台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活动 纪念会 中国戏曲研究 戏剧家 中国艺术 《牡丹亭》 离退休干部 学校校长 中国京剧 历届毕业生
-
描述:研究院戏研所联合举办“晏甬从事戏剧活动60年纪念会”。
-
滑稽戏《顾家姆妈》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双获国家精品
-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商报记者张洁
本报讯1月6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授牌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市滑稽戏《顾家姆妈》荣获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入围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两台剧目同时入选这一国家级舞台艺术领域的最高奖项,再次证明
-
配角也精彩:双性同体理论下《邯郸记》中崔氏的重新解读
-
作者:白艳红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氏 崔氏 双性同体 双性同体 配角 配角
-
描述:的本性与和谐两性关系的初级思考,双性同体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一形象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
-
挥毫珠玉、词翰双绝:郭睛湖先生及其书艺
-
作者:邹绵绵 来源:书法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评论 艺术评论
-
描述:挥毫珠玉、词翰双绝:郭睛湖先生及其书艺
-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美育教学:以《牡丹亭》为例
-
作者:亢巧霞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大学语文课程,是多数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通识必修课。文章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在讲解基础文学知识之外,应重在通过语言文字这种艺术形式,唤起大学生对美之世界的理解和感受。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美文,将听、说、读、写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
元明清文学教学重点答问(二)
-
作者:孙绿怡 来源:湖北电大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元明清文学 反封建主题思想 《聊斋志异》 语文教学 文学评论
-
描述:一、怎样认识《牡丹亭》的反封建主题思想? 《牡丹亭》的反封建主题思想概括地说,即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地歌颂了女主人公为。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感人至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的斗争精神;暴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和虚伪。对主题思想的认识,
-
昆剧《牡丹亭》拉开“展演月”活动大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洛阳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开了本次“展演月”活动的大幕。
记者 张斌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