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下场集唐诗”艺术价值微探
-
作者:何敏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下场集唐诗 下场集唐诗 至情 至情 唐诗 唐诗 互文性 互文性
-
描述:《牡丹亭》全本共五十五出,有下场集唐诗共计54首。早在元代杂剧和南戏中都已经有了下场诗。虽然诗歌与剧情有所关联,但诗歌的更多文学功用并没有得到体现。本文拟以这54首下场集唐诗作为研究对象,突破以往文人对集句诗的偏见,分析它们在叙事文学作品中作为诗歌的艺术价值。
-
《牡丹亭》与《桃花扇》的现代性萌芽略探
-
作者:焦宗烨 景菁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 牡丹亭 现代性萌芽 理学传统 表达与反叛
-
描述: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伟大。《牡丹亭》《桃花扇》这种表达与反叛交织的表现佐证了《牡丹亭》《桃花扇》两部划时代的戏曲巨著所客观表达的意识缺乏完整而宏伟的思想体系,仅属懵懂的现代意识或仅仅是现代性萌芽。
-
生死与共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的同异比较
-
作者:崔玉娥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至情 个性解放
-
描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各自代表着东西方戏剧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们的爱情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都描写了生死与共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倾心,情意缠绵,柳梦梅与杜丽娘在梦中相遇,一往情深。本文旨在从剧作的主人公、主题意蕴及悲剧结局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探析中西方文化观念、审美心理和美学追求的异同。
-
试析《牡丹亭》当代不同改编本之异
-
作者:李月云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当前最为大众熟知的昆曲《牡丹亭》版本,无疑首推白先勇先生一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和江苏省昆剧院排演的精华版《牡丹亭》,而稍早一些的上海昆剧团陈士争版《牡丹亭》,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演出后,一时之间传遍全球的场景,或许也仍活在众多昆曲迷的记忆里。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尝试对《牡丹亭》的几个改编
-
《牡丹亭》探班沙溢头戴牡丹花雷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东都市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由沙溢、孙菲菲、张铁林、郭凯敏主演的30集电视剧《牡丹亭》,近日在汤显祖故乡江西抚州赶拍。沙溢扮演的柳梦梅头戴牡丹花,雷倒探班的记者。当天,沙溢请假离组,他戴花的造型成为媒体笑谈。女主演孙菲菲赶紧帮
-
牡丹花开别样红———电视连续剧《牡丹亭》抚州拍摄现场探班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图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核心提示
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牡丹亭》剧组在我市拍摄已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按计划本月20日左右将完成在抚州的拍摄任务。《牡丹亭》剧组的拍摄是否顺利?明星演员对抚州有何印象?带着上述问题,11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市区钟岭森林公园的《牡丹亭》抚州拍
-
《牡丹亭》與《長生殿》密碼試探
-
作者:林宗毅 来源:戲曲研究通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與《長生殿》密碼試探
-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
描述:《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贤妇的颂歌,成为一部理学的教科书。
-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
作者:赵天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贤妇的颂歌,成为一部理学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