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作者:谢雍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学研究  妇女教育  研究  中国  明清时代 
描述:《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人物内蕴情感的成功探寻
作者:李雪梅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牡丹亭》  舞台经验  人物塑造  杜丽娘 
描述:人物内蕴情感的成功探寻
演出现场将滚动播出《牡丹亭》内容提示
作者:暂无 来源:南充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曹雪蓉 实习生 牟蓉)今(12)日,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南充大剧院上演。为方便观众提前熟悉舞剧梗概,在观看时获得最佳观赏效果,昨(11)日,记者从剧组相关人士处获悉了舞剧《牡丹亭》的基本内容。据介绍,根据汤显祖原著《牡丹亭》改编而成的舞剧《牡丹亭》共分为四幕,分别为“闺塾 惊梦”、“
《太平寰宇记》苏州衍文小考
作者:楼天良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圣湖  小考  祠堂  苏州  中华书局  版本  《四库全书》  影印  内容 
描述:《太平寰宇记》卷九一苏州吴县之下,有皋亭山、明圣湖、粟山、定山、富阳浦、严濑六条内容。常见版本如万廷兰本、《四库全书》本、乐氏祠堂本、金陵书局均如此,中华书局新近影印之《宋本太平寰宇记》亦同。
洪升《长生殿》的情感美学思想
作者:黄南珊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情感解放  洪升  美学思想  情感净化  情爱  理想化  牡丹亭  必然性  诗化意境 
描述:自我完善境界,对当时由雅到俗、从情到欲类学趋向是有力的反拨;他还把生死相许这种情感郁结点作为戏剧创作的艺术肯綮和构思关键,用以揭示情感本体的超越力量和情感追求的必然性。
《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社会科学内容)总目次
作者:暂无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闽江学院  马克思主义  青年干部  邹自振  鳌峰书院  刑事司法协助  福州市  牡丹亭  福建省  价值观 
描述:《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社会科学内容)总目次
戏曲意象初探(一)
作者:方李珍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象化  戏曲意象  文学意象  牡丹亭  信物  舞台美术  手法  爱情  舞美设计  情感 
描述:蒋寅先生在《物象、语象、意象》①一文里指出,意象一词由于语义的感性化,导致了学术上的众说纷纭,甚至于观点南辕北辙,无从对话,因而只有在对意象的概念完全界定清楚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其理论体系。这似乎有些悖
对话刘韧
作者:祝雪霏 李健杰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风格  游园  杜丽娘  寻梦  情感  爱情  构思  牡丹亭  电脑  收藏 
描述:忆》,属于比较怀念过去的生活的;像《游园》、《惊梦》、《寻梦》都是对古代美好爱情的向往。就像写日记一样。
辛意云:人的哲学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描述:辛意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意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电影《游园惊梦》与小说的比较
作者:张水巍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电影节  白先勇小说  杜丽娘  昆曲  牡丹亭  荣华富贵  柳梦梅  情感  中国传统戏曲 
描述:梦》当然还有更多的东西。除了那折差不多快被人忘却的凄美的《牡丹亭》,《游园惊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出戏(电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