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魁首“牡丹亭”——海岛特有的丝竹锣鼓形式
作者:王霖  来源:乐器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丝竹锣鼓  海岛  民族文化  诸问题  地区电视  丝竹  乐队编制  崇明岛  学术会议 
描述:中也曾经提及。故而今把本人的调查探究心得布之,以供同好参阅。 (一)“牡丹亭”的起源及称谓消代道光、咸丰年间,“瀛洲派”(又名“崇明派”,
略论“陶渊明始宜丰”起源于南宋《图经》
作者:吴国富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丰  《图经》  陶渊明  《太平寰宇记》 
描述:"陶渊明始宜丰"说,源于《太平寰宇记》所引的《图经》,宜丰县认为此《图经》为梁陈时所编撰。但梁陈至唐朝均未见有《宜丰图经》。另据新校《太平寰宇记》,"陶渊明始宜丰"乃后人窜入之作伪文字。事实上
明清时期班及职业戏班演出《牡丹亭》概况
作者:刘淑丽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厅堂演出  厅堂演出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 
描述:《牡丹亭》在明清时期的演出概况 ,主要在体现在家班演出、江湖职业戏班的演出这样两个方面。班演出的场所是厅堂 ,观众主要是文人士大夫阶层 ,江湖职业戏班演出场所则在城乡间流动 ,主要观众是平民百姓
蒲松龄的人性观:在会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
作者:周秋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伦理  自然人性  蒲松龄  人性观  《聊斋》  人性假设  《牡丹亭》  《西厢记》  《红楼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描述:在《聊斋》中,蒲氏是徘徊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之间。他既赞美纯污的自然人性,但又以为人性有恶,好用儒家伦理对人性进行规约和框定。他觉得,在儒家伦理和自然人性间走中庸之道,呆能是人性美的一种最高境界。
以昆之名,雅涵于:北师大以雅曲社“小昆虫”学戏看戏记
作者:王萌筱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师大  昆虫  高校学生  《牡丹亭》  2010年  多功能厅  昆曲  校园版 
描述:昆曲爱好者们的盛大节日。作为普通的高校学生,能够有幸参与到一系列活动中,这一场接一场的昆曲盛筵更是足以让我许久不识肉味了。
同源异曲邯郸梦:中国昆曲《邯郸记》与日本能《邯郸》之比较
作者:李治  来源:岁月(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物  武士“式  士大夫艺术  无常  人欲 
描述:度的黑暗以及士大夫的利欲熏心,能是日本武士的“式”修行,《邯郸》以日本中世纪“无常观”论道;昆曲则是中国文人抒情叙事的载体之一,《邯郸记》为明代中叶“肯定人性,肯定利欲”的思潮所左右.两者仿佛
打造夜场演出季,甘大院推出实景版昆曲《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的古典园林实景版昆曲《牡丹亭》日前在甘大院进行了3场试演。记者获悉,作为省内首个以建筑园林为舞台的昆曲
晚清古戏台重温梦幻《牡丹亭》 郑大圣带观众享受“班”待遇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执导的梦幻《牡丹亭》的试演,享受了一回百多年前祖先辈观赏“班”表演的待遇。 梦幻剧专为世博打造
曲海寻踪——吴地宋元明清几位戏曲演艺、作品之杂考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韫玉  《荆钗记》  《牡丹亭》  金德辉 
描述:宋末元初,大词人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有一题《满江红》,是赠给韫玉的,韫玉是南宋时演员而非传奇;《荆钗记》作者非明代宁献王实乃元代柯丹邱;汤显祖《牡丹亭》原为宜黄戏后由吴门文士移植为昆剧;清代金德辉毁旧谱创新唱腔,做到“唱为角色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