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有关牡丹亭传奇的话本
-
作者:姜志雄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嘉靖前期 杜丽娘 东京 传奇 孙楷第 话本 二十年 书目 下栏
-
描述:守的事,而且这传說必还产生在《牡丹亭》之先。……”譚先生在文中还提及孙楷第先生的《日本东京所見小說书目》。查孙先生《书目》卷六附录“通俗类书”中,曾著录:《燕居笔記》两种:一种是明季刊本(即何大掄本),在卷九下栏有《杜丽娘慕色还魂》一目;另一种是清
-
《牡丹亭》的一个漏洞
-
作者:贾百卿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良、春香、花神),而问题则出在第七出。为具体说明问题,现撮其要者抄列如下:第一出末角(作家的化身)的道白[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第三出杜宝白:"夫
-
怎一个“闹”字了得
-
作者:庞鹏峰 缪惠丽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闺塾》 人教版 高二 第四册 语文
-
描述:怎一个“闹”字了得
-
《红拂记》批评接受研究
-
作者:张惠兰 来源:艺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拂记》 接受研究 批评 演出状况 戏曲舞台 《牡丹亭》 《西厢记》 《红》
-
描述:五百多年前,19岁的张凤翼在其新婚燕尔之际,创作了一出《红拂夜奔》,轰动一时。此后,它活跃在了戏曲舞台上。虽然《红拂记》(以下简称《红》)在现代仍有京剧、川剧、滇剧等地方剧种演出,但它在古代的演出
-
蔡正红在艺术上的新发展
-
作者:野鹤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专长 新发展 发展前途 长生殿 角色 牡丹亭 唐明皇 柳梦梅 幸福生活
-
描述:的赵寵和李保童,《占花魁》的秦钟等,都給我們以很好的印象。但这些角色大都是正面人物,而且比較拘謹老实,这对
-
《娇红记》研究二题
-
作者:丁烨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通俗类书 《西厢记》 《牡丹亭》
-
描述:本文将七种明代通俗类书中的《娇红记》小说分成三个 系统,并梳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娇红记》的“反封建”说提出了自 己的看法,并将孟称舜的《娇红记》与《西厢记》、《牡丹亭》作了比较。
-
周六晚《牡丹亭》与你有约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永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经过一个半月的紧张排练,周六(9日)晚上7点半永昆传承版《牡丹亭》将在县人民大会堂向国家文化部领导汇报演出,届时欢迎广大热爱昆曲的朋友免费观看。
《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
-
莎士比亚四百三十年周年祭
-
作者:雷国华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奥塞罗》 三十年 表现主义 知识条目 戏剧 消闲娱乐 象征 《牡丹亭》 《西厢记》
-
描述:莎士比亚在欧美,似乎已不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戏剧意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是一种消闲娱乐的观赏文化。莎士比亚所有的现存的戏剧,是普及化了的文艺启蒙辞典中的知识条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它的理解
-
一曲《牡丹亭》成就一个文化产业
-
作者:郑水松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曲《牡丹亭》成就一个文化产业
-
楼亭之间:相遇的不只是“古典”:芭蕾舞剧《牡丹亭》与《梦红
-
作者:尹建宏 来源:舞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 创作 创作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 盘点 盘点 红楼 红楼 古典 古典 中央芭蕾舞团 中央芭蕾舞团
-
描述:由戏曲形式演绎的传统,用芭蕾的语汇来解读经典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