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98)
报纸(314)
学位论文(69)
图书(56)
会议论文(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70)
地方文献 (129)
文化溯源 (94)
非遗保护 (26)
宗教集要 (17)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215)
2011(119)
2009(98)
2005(50)
2004(62)
2003(42)
2001(25)
1999(42)
1996(32)
1994(43)
按来源分组
其它(97)
文献(12)
文学遗产(5)
百花文艺出版社(4)
文学自由谈(4)
文教资料(3)
贵阳文史(2)
时代青年(悦读)(1)
语文世界(初中版)(1)
大理(1)
《牡丹亭》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作者:潘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学  文化 
描述:、精神民俗等方面,对《牡丹亭》中的诸多纷繁的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和探讨,发掘其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挖掘作品中的民俗事象,论述这些民俗事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析对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其文学价值。
〈遊園驚夢〉的身體美學
作者:劉蘋 廖馨  来源:中國現代文學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遊園驚夢  身體美學  牡丹亭  文化  認同 
描述:三個層面的內涵:身體表達靈肉的衝突;身體表徵的文化的懷舊;身體集聚認同的斷裂。
〈游园惊梦〉的身体美学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身体美学  牡丹亭  文化  认同 
描述:〈游园惊梦〉的身体美学
春与伤春文学
作者:马宾海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春悲秋  《牡丹亭》  文学史  人面桃花  语录体散文  文化意蕴  文人  中学教育  夺胎换骨  唐诗选本 
描述:春与伤春文学马宾海受过中学教育的人都该记得这样一段文字,孔子和他最得意的四个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字点)坐在一起,各言其志,轮到曾皙时,他放下瑟站起来,从容地说出下面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
吴梅先生与北方昆剧
作者:王卫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方昆剧  吴梅  《桃花扇》  《狮吼记》  苏州昆剧传习所  《牡丹亭》  昆曲艺术  美学教育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人 
描述:吴梅先生与北方昆剧王卫民近现代有不少爱好戏曲的文人与戏曲艺人结为莫逆之交或师徒关系。如京剧界的梅兰芳与齐如山、程砚秋与罗瘿公、苟慧生与陈墨香,河北梆子界的尹澄甫与奎德社,秦腔界的李桐轩、范紫东、高培
论《牡丹亭》文人评点本的"文体"自觉
作者:涂育珍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文人评点  文人评点  文体自觉  文体自觉 
描述:在戏曲批评史上,《牡丹亭》的批评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评点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文体自觉的角度分析了文人对《牡丹亭》的评点,着重探讨了文人评点本中对戏曲文体特征的认知.
承前启后《牡丹亭》——兼及明代文人传奇的爱情观
作者:王晓岗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传奇  文人传奇  承前启后  承前启后  以理节情  以理节情  过渡  过渡 
描述:的写照,它上承正统思想,下启现代风潮,集中体现了过渡特色。
请勿折断我们的翅膀
作者:陈凯歌  来源:可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城市  人与人  三十年  上海人  文化  北京人  电影  历史  性格  牡丹亭 
描述:上海无疑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地方。无数的高楼拔地而起,无数的人群涌入城市,无数的灯光照亮夜空,无数的梦想在这里受到时代的检阅。无论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城市的历史多么久远,今天,它才真正实现了光荣的绽放。不仅在上海,在中国许许多多的城市中,人们
《牡丹亭》的文化冲击及文化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戏剧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娱乐,而好的戏剧更甚――《牡丹亭》就是这样一出融思想性、艺术性和高尚娱乐性为一炉的好戏。 在《牡丹亭》里,主人公柳梦梅与杜丽娘一见钟情,萌发青春之爱,并产生了性的结合。然这一结合既不俗也不是西方式的“放”,汤显祖用了一种特有的比较精神的表现手法:让男女主人公相约在梦里,用“花神舞
文化图式与《牡丹亭》的文化翻译
作者:刘炳淑 仇全菊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图式  文化图式  文化词语  文化词语  《牡丹亭》  《牡丹亭》  文化翻译  文化翻译 
描述:古典戏剧的英译是典籍英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戏剧的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翻译的特殊性.图式理论为古典戏剧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图式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了汪榕培在翻译<牡丹亭>的文化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