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59)
报纸(1421)
图书(36)
会议论文(34)
学位论文(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94)
地方文献 (36)
才乡教育 (13)
地方风物 (12)
宗教集要 (9)
红色文化 (5)
非遗保护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1(217)
2010(428)
2001(35)
1998(41)
1995(60)
1991(20)
1990(19)
1989(27)
1986(24)
1983(24)
按来源分组
黑龙江中医药(6)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6)
新中医杂志(4)
辽宁日报(3)
新疆中医药(3)
燕赵老年报(2)
武魂(2)
武汉出版社(2)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
中医药学刊(2)
阳春集校笺(载上)
作者:秦惠民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抄本  唐宋词选  冯延巳  校本  唐词  《词综》  词辨  校笺  全宋词  珠玉词 
描述:冯延巳(公元九○三——九六○),字正中,又名延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自幼跟随李璟,官至同平章事(即宰相)。史称冯“有辞学,多伎艺”,工诗词,“虽贵且老不废”。他不仅在南唐词坛是存词最多的一个,在唐末五代词人中也是一大家。他
中国戏曲的传统与革新:陈争版《牡丹亭》引发的思考
作者:李静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昆曲  传统  革新  思考 
描述:本文试图通过这一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关于当代中国戏曲传统与革新的思考。
祯评点《聊斋志异》条目补证
作者:王清平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袁世硕  抄本  批语  王渔洋  小猎犬  《牡丹亭》  手稿 
描述:《〈聊斋志异〉中王祯评语条辨》,认为王祯评点分布在30篇中,有32条批语。袁世硕先生在其所著《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一书中,对蒲松龄与王祯的交往做了考证,并考证出王祯评点《聊斋志异》共31篇,批语
《聊斋志异》中王祯评语条辨
作者:万隆  来源:蒲松龄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池北偶谈》  黄宗羲  王氏  《牡丹亭》  《清平山堂话本》  人物形象  《考工记》  柳条边 
描述:《聊斋志异》中王祯评语条辨万隆张友鹤先生会校会注会评《聊斋志异》(以下称“三会本”),辑录王祯评语28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新1版《聊斋志异》(以下称“浙本”,共520篇,是目前所收
青春版《牡丹亭》印象——兼与陈争版比较
作者:刘淑丽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描述:全本《牡丹亭》的演出是近年来文化界的盛事,青春版与陈争版在剧作内容、舞台造型艺术、音乐及表演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呈现出编导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牡丹亭》将开机,关锦鹏只梁朝伟
作者:暂无 来源:行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键词:演员 那么久了,关锦鹏这才准备开拍《牡丹亭》,只为等一个人的档期,他就是梁朝伟。之前梁朝伟一直忙着电影《一代宗师》,明年稍有空隙,关锦鹏便伸出了橄榄枝。这么看好伟仔,只因关锦鹏专注的眼神。“大家都说梁朝伟的眼睛会杀死人,我觉得这个眼神也是专注的一种。”当然,也有人疑惑伟仔演柳梦梅会不会老了
校园版昆曲《牡丹亭》角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茂名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日前,校园版昆曲《牡丹亭》角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近80名昆曲爱好者参加了面试。据了解,全部由各高校大学生演出的校园版《牡丹亭》计划在学期末公演
牡丹盛开时 玉簪定情
作者:杨江波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艺术中心  科技文化  白先勇  昆剧  出新  排练 
描述:牡丹已经盛开得那么好了,我们的玉簪有迹可循。
膺《乐安县志》评介
作者:王克春  来源:史志文萃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膺《乐安县志》评介
独立东风看牡丹:陈争版《牡丹亭》与传统戏曲的挖掘视角
作者:李智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猎奇视角  猎奇视角  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  文化符号化  文化符号化  传统戏曲文化  传统戏曲文化 
描述: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受西方猎奇视角影响,传统戏曲文化往往会失去精髓,沦为干枯的文化符号.只有以中华传统丈化观照戏曲,在继承中发展创新,才能避免戏曲文化的符号化,保住戏曲的神韵与精髓,真正实现戏曲文化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