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意义
-
作者:吴天宁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形象 柳梦梅形象 特点 特点 结构作用 结构作用
-
描述:非是一个毫无光彩的角色,而是与杜丽娘的形象相映衬而存在的.
-
叙述生命的需要——《牡丹亭》中杜丽娘意义再探讨
-
作者:杜改俊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 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
-
描述:《牡丹亭》的主旨是在叙述人的生命需要 ,即自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以《牡丹亭》的两个译本为例
-
作者:黄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陌生化 陌生化 《牡丹亭》 《牡丹亭》 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 异国情调 异国情调 异化 异化
-
描述:当抛弃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将目的语的表达世界变得“陌生”,以更新译者和读者已丧失了的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很多译者注意到了原作者在原作中采用的陌生化手法,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将其保留到目的语文本中
-
论戏曲意象的多重审美功能:以《牡丹亭》中“柳”意象为例
-
作者:陈小凤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意象 柳意象 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
-
描述:戏曲秉承我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精神,重视意象创造,具有独特的美学神韵。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以牡丹亭为主体的意象系列,本文将对作品中柳意象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与人物形象塑造及剧情建构的独特作用
-
浅析《牡丹亭》之“梦”
-
作者:罗敏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传统道德 反传统道德 扼杀 扼杀 自由理想 自由理想 意义 意义 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
-
描述:写梦是《牡丹亭》的中心内容,通过对"梦"的分析,不仅能揭示出《牡丹亭》的反传统社会道德意识、封建礼教对美的扼杀以及自由理想的思想内涵,还能彰显《牡丹亭》的进步意义和艺术成就。
-
论舞蹈形象塑造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意义:从芭蕾舞剧《牡丹亭》
-
作者:周仪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蹈形象 舞蹈形象 舞蹈创作 舞蹈创作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牡丹亭》为例,对舞蹈形象塑造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和阐释。
-
漫议神秘主义描绘在文学中的意义──兼论贾平凹的《太白山记》
-
作者:周兴华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平凹 《太白山记》 当代文学 《聊斋志异》 作品 《牡丹亭》 《霍小玉传》 《红楼梦》 现实人生 四大名著
-
描述:漫议神秘主义描绘在文学中的意义──兼论贾平凹的《太白山记》周兴华中国人信神秘,古今皆然。翻开文学史,充满神秘色彩的描述几乎贯穿了文学史的长廊:星化人形,梦兆人事,人鬼相通,蛇狐为仙。从六朝志怪到今日
-
从传统戏曲的现代化人手实现中匡戏曲走出去:以昆曲为例:新概
-
作者:俞骁窈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昆曲 传统戏曲 对外文化交流 现代化 走出去
-
描述:保持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特征基础上进行符合西方观众审美需求的传统戏曲现代化改造之路。
-
杜丽娘形象的悲情色彩解析
-
作者:王小丽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悲剧 原因 意义
-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传奇作品《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本文将通过人物形象对比,剧情分析得出杜丽娘人物的悲剧形象然后解析其原因,最后总结出杜丽娘形象的艺术魅力。
-
「才子佳人」底蕴:《杜丹亭》与〈会真记〉中的女性再现
-
作者:李秀娟 来源:Journal of Taiwan Normal Unvi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人再现 才子佳人故事 《牡丹亭》 拉岗 〈会真记〉
-
描述:。其次,楬橥拉岗「骑―爱情」("courtly love")和「恋慕她者」("object a")的理论,我分析杜丽娘及〈禽真记〉中的崔莺莺如何透过「扮装」以成为心仪才子之「恋慕她者」,进而析论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