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15)
图书(35)
报纸(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25)
地方文献 (30)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1(15)
2006(14)
2002(6)
1999(20)
1997(17)
1996(16)
1993(9)
1981(9)
1979(4)
1955(2)
按来源分组
史学月刊(5)
龙门阵(1)
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
中学政史地(初中历史)(1)
百科知识(1)
南都学坛(1)
吉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商业研究(1)
新史学通讯(1)
发展(1)
《乐安县志》古诗简论
作者:涂木水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志  古诗  史料  绍兴  撰修  建县  同治  灾民  封建社会  古代文化 
描述: 乐安县是一个古老的山区小县。她自宋代绍兴十九年(1146年)建县以来,迄今已有八百三十八年的历史。《乐安县志》撰修于清代同治十年(1877年),迄今也有一百一十年的历史。最近,我出差到乐安县,为了查找一件史料,借阅了《乐安县志》。在
中国封建伦理文化的解体与《红楼梦》女冠男亚的新座次
作者:汪道伦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封建伦理道德  贾宝玉  “自杀自灭”  《牡丹亭》  精神支柱  曹雪芹  封建社会  《西厢记》  情理冲突 
描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文化。在这个文化系统中,封建宗法专制思想是统治思想。在封建专制的长期统治过程中,传统的伦理道德始终支撑着中国封建大厦,形成历代封建王朝政治思想统治的有力武器。朝代君主可以更换,而封建的伦理道德却不可更换。但随着...
诗词四首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世界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上人间  杜荀鹤  形象鲜明  《珠玉词》  浪淘沙  封建社会  《碧鸡漫志》  对照手法  拟人化手法  县官 
描述:诗词四首向东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①,拟托良媒益自伤②。谁爱风流高格调③,共怜时世俭梳妆④。敢将十指夸针巧⑤,不把双眉斗画长⑥。苦恨年年压金线⑦,为他人作嫁衣裳![作者]秦韬玉,字仲明,唐代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僖宗中和二年(882)进士,伍工...
牡丹亭中的几个人物形象
作者:梅溪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幸福生活  个性解放  杜丽娘  封建礼教  社会意义  封建社会  作者  理想  性格 
描述:幸福生活为中心内容的个性解放的理想;而
大观园图记
作者:立信  来源:文物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观园  曹雪芹  现实主义  必然走向  古典文学  封建社会  宝玉  牡丹亭  作品  人物故事画 
描述:十八世经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是古典文学中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书中通过对贵族官僚大地主贾家故事的动人描写,充分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腐朽及共必然走向没落与死亡的道
中国古代四大名剧 (西厢记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作者:王实甫 汤显祖 洪升 孔尚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国古代四大名剧 (西厢记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从《西厢记》和《牡丹亭》看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曾效葵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崔莺莺  崔莺莺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  中国古代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 
描述:《西厢记》中崔莺莺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形象中一个勇于反叛、敢于向封建势力宣战的经典形象,她代表着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最初觉醒。《牡丹亭》中杜丽娘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求,认为女人天生
冲突 结构 语言——中国古代“戏曲”鉴赏丛谈
作者:何绵山  来源: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戏曲结构  戏曲语言  《西厢记》  戏曲节奏  《窦娥冤》  戏曲情节  长亭送别  《牡丹亭》  张生 
描述:间里表现社会矛盾,必须巧妙地把事件和人物集中组织
《金瓶梅》:半部中国古代妇女苦难史
作者:余岢  来源: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  西门庆  古代妇女  吴月娘  潘金莲  男性社会  命运  杜丽娘  《牡丹亭》  婚姻制度 
描述:一个男子汉的心”.(第23回)的畸形性关系,以表现他们横遭性压榨的丑恶现象,抨击了女权难以伸张的社会现实.它名为“淫秽录”,实为半部中国古代妇女苦难史.因此,它是一部既有风俗史意义、又有心态史价值
可怜一曲长生殿
作者:刀尔登  来源: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洪升  赵执信  康熙  十七年  中国古代  杨贵妃  西厢记  桃花扇  牡丹亭 
描述: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八年的八月,京中一些名流,凑钱请内聚班,在洪升的寓所演《长生殿》。内聚班是京里最有名的剧团,演《长生殿》挣了不少钱,所以或说是他们感谢洪升,主动为洪升祝寿。其实洪升的生日是七月初一,祝寿云云,只是找个名目,只是想大家热闹一场。那一天名士汇集,得到请帖的,都以为荣。弦歌之外,还张酒治具,尽情一乐。 不料有一个叫黄六鸿的,在一边看着生气。黄六鸿,江西人,在山东和直隶做过知县,后调到部里,出事这年,他在工科做知事中。黄六鸿巧于仕宦,进京来自然要各处找门路、送人情。像许多文官一样,他也写诗弄文,以和名士交往。那时京中诗坛祭酒,是赵执信,黄六鸿包了些土产物事,连同自己的诗稿,送到赵执信家里。赵执信恃才傲物,哪里将这个土佬儿放在眼里,回了一句“土物拜登,大稿璧谢”,礼物不客气地收下,诗稿则退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