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奇“吊场”的演变与昆剧折子戏(上)
-
作者:陆萼庭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折子戏 杜丽娘 单演 脚色 永乐大典 戏曲艺术 宦门 演员 手法 牡丹亭
-
描述: 昆剧《牡丹亭·学堂》可以单演,也常与《游园惊梦》连演。要是连演的话,《学堂》结束后,须先上丑扮的花郎,交代“昨日春香姐着我拂拭亭台,扫条花径”。由于小姐马上要来游园,“不免回避则个”,念下场诗下。接着杜丽娘和春香才先后出场。这种连演衔接形
-
传奇“吊场”的演变与昆剧折子戏
-
作者:陆萼庭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折子戏 “吊场” 《牡丹亭· 学堂》 《游园惊梦》 余文式 分段式 虚实式 故事情节
-
描述:使扮演杜丽
-
橘子洲焰火带您见证牡丹亭生死之恋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沙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康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是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剧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
-
缠绵四百年的生死至情 婺剧版《牡丹亭》圆梦原创圣地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09年10月20日晚,遂昌婺剧版《牡丹亭》首次正式向公众演出。
此刻,整个剧组的人都被紧张的氛围笼罩着,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包括包建国。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随着煽情的唱词句句迸出,包建国的心却越揪越紧。到后来,他索性躲在暗处,坐在
-
——婺剧版《牡丹亭》原创圣地演绎四百年的生死至情
-
作者:暂无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婺剧版《牡丹亭》原创圣地演绎四百年的生死至情
-
穿越生死的深情和妙赏:浅谈《牡丹亭》的美学体现
-
作者:卢卓元 来源: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深情 深情 妙赏 妙赏
-
描述:《牡丹亭》就像春天百花园里的一株奇葩,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永葆青春。从她产生的那天起,研究她的论文浩如烟海,但鲜有从美学角度去研究。从美学命题中的深情和妙赏角度探讨了《牡丹亭》之魅力。
-
从“慕色还魂”到“生死以情”:论杜丽娘形象的发展
-
作者:姜婷婷 来源: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 形象
-
描述:提升到了话本不可企及的新高度。
-
园林版《牡丹亭》:辟蹊径推力作迄今已演满百场创沪上单场昆曲
-
作者:李峥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朱家角课植园上演的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至今已满100场。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李峥
上周六晚,园林版昆曲《牡丹亭》依旧在朱家角课植园开演。然而这一天,张军的心情格外激动。下午,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成立三周年庆典在喜马拉雅中心举行,而傍晚上演的《牡丹亭》更是迎来了具有
-
白先勇:姹紫嫣红两百场:青春版《牡丹亭》第二百场庆演感言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天意垂成,总有善心人士出现,扶持一把,渡过难关。天助人助,青春版《牡丹亭》所传布的昆曲佳音,才能绵绵不绝,响彻华人世界,远播重洋异国。 八年,两百场,青春版阶段性的使命可以说大致已经完成:青春版
-
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共性与差异
-
作者:胡珂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情 女性 生死 情与理 文化选择 attach importance to emotion feminie life and death cultural selection
-
描述:从“以情为本”角度看《牡丹亭》和《长生殿》共性与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