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惊梦》中“晴丝”“烟丝”非“游丝”辨
-
作者:刘儒贤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丝 牡丹亭 《惊梦》 杨柳依依 信物 古代人民 垂杨 闲庭 不可分割 条烟
-
描述:赠,庭院、码头、驿亭亦多植杨柳,杨柳几乎和古代人民的生活、感情,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对那些深闭幽闺、足不出户的贵族少女们,更是其感春怀人的昔遍信物。《古诗十九首》中“郁郁园中柳”,王
-
“春归”漫话——谈《牡丹亭·惊梦》与诗词曲中之“春归”
-
作者:金志仁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诗词曲 牡丹诗 杜丽娘 归来 白居易 中国戏曲 皮日休 伤春 开花
-
描述:丹当春尽才开花,故有此反问。整句意为牡丹虽美,但它开花太
-
从《诗·关雎》到《牡丹亭·惊梦》:“寤寐求女”母题在互文网
-
作者:艾荫范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性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 文学母题 文学母题 寤寐求女 寤寐求女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惊梦》中完满现身。
-
复活的象征——浅谈《牡丹亭·惊梦》中柳生手中的那枝“柳”
-
作者:王国彬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 柳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
描述:作者以男性的视角为当时的女性塑造了男性拯救者。
-
《牡丹亭》中的春意象
-
作者:杨秋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春 春 杜丽娘 杜丽娘 惊梦 惊梦 寻梦 寻梦
-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曲作品之一,历代文人都对它做了各个方面的研究。但是在《惊梦》和《寻梦》中出现了大量有关春景的描写。从对春景描写的运用中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手法,来表达主人公
-
牡丹亭.惊梦
-
作者:珑心 来源:飞魔幻B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媚眼如丝。 园内繁花似锦,人流如织,她蹦跳着踏入牡丹亭中,不知是谁,将她头上的发钗碰掉,待她俯下身去捡,却与迎面而来的人撞了个满怀。 抬眼间,竟是名男子,星眉朗目,气宇轩昂,她的脸一下子便红到耳根
-
牡丹亭·惊梦
-
作者:李克勤 来源: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词 歌词 歌曲 歌曲 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 《牡丹亭·惊梦》 《牡丹亭·惊梦》
-
描述:浮在年岁沧海 风雨飘摇她便来 匆匆惊梦又似是千载 百世恩情缓缓流过时空障碍 这牡丹亭回来寻遍前生所爱
-
游园惊梦
-
作者:文清丽 来源:当代小说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游园 照相馆 白先勇 眼睛 手机 杜丽娘 电话 宿舍 梨园
-
描述:1范蒙跟李文恒商定周日去稻香湖拍婚纱照,八月照相馆的王老板从周三开始每隔一个小时打一次电话,每次都是陈阳接电话。接到第五个电话,陈阳实在
-
《牡丹亭》脱稿年月小议
-
作者:纪勤 来源:戏文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脱稿年月小议
-
〈游园惊梦〉的身体美学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身体美学 牡丹亭 文化 认同
-
描述:〈游园惊梦〉的身体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