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鬼恋情题材的主旨分析:以唐传奇、《牡丹亭》、《聊斋志异》
-
作者:樊利配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鬼恋 人鬼恋 原型 原型 欲望 欲望 投射 投射
-
描述:从魏晋至明清,笔记丛书、传奇、小说中就存在大量以人鬼恋情为原型的故事。以弗洛伊德对于鬼的认识和荣格的原型理论为视角,得出人鬼恋情是人的欲望的投射,主要表达了四类感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好色男人的惩戒;女性意识的觉醒;男人对女性的审美标准。
-
新旧《唐书·地理志》今山东部分纠谬
-
作者:吴松弟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记》 地理志 贞观十七年 纠谬 天宝元年 旧志 济州 旧唐书 《唐会要》 史地研究
-
描述:新旧《唐书·地理志》今山东部分纠谬吴松弟《旧唐书》和《新唐书》二书的地理部分,旧本错误较多。中华书局新标点本汲取前人考史成果,对书中的许多错误作了勘误。但笔者在编辑《两唐书地理志汇释》时①,发现中华
-
从互文性理论谈《牡丹亭》中互文符号的翻译
-
作者:林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性 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 互文符号 互文符号 文本 文本
-
描述:的关系以及阐释文本的内涵。 英国学者哈蒂姆与梅森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为翻译研 究提供了新方法,打开新视野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论文为探索性研究,借助于互文性理论中对符号这一术语的 界定并以此
-
青春版《牡丹亭》明天“绽放”科文
-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次时空穿越,一曲古代恋歌,感受至纯至真——明晚,去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聆听青春版《牡丹亭》的荡人心肠。《牡丹亭》本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玉茗堂四梦”系列作品中的一部,却因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而感染了四百多年来的中国人,时至今日依旧为人所称道,美其名曰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昆曲版《牡丹亭》虽
-
从互文性角度看英译《牡丹亭》
-
作者:杨梅丽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性 文本 文本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要使译文能够忠实表达原文的深刻内涵并同时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译者不但要充分识别文本中的互文指涉,还要结合翻译活动本身的互文性质充分发挥译者的能动性,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牡丹亭
-
父与子,从武略到文韬:专访白先勇
-
作者:王莹莹 来源:读者(原创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崇禧 父亲 辛亥革命 牡丹亭 抗日战争 专访 北伐战争 台湾 原创
-
描述:名门之后白先勇又来到了北大。清明刚过,北大校园杨柳吐绿,姹紫嫣红。但正如《牡丹亭》的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北大的春色,他无暇观赏,却被"堵"在酒店客房里接受诸多媒体的采访。本来天气就热,各家媒体大大小小的布光灯明晃晃地烤着,房间内闷热不堪。75岁高龄的白先勇一袭中式衣衫,温润儒
-
毛文锡《茶谱》辑考
-
作者:陈尚君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事类赋注》 《太平寰宇记》 《茶经》 《直斋书录解题》 陆龟蒙 禅月集 成书时间 晁公武 《资治通鉴》 后集
-
描述:毛文锡《茶谱》辑考复旦大学陈尚君上编《茶谱》辑存1、[荆州]当阳县青溪山,仙人掌茶。李白有诗。(《事类赋注》卷一七)按:《太平寰宇记》卷八三引《茶谱》云:“绵州尤安县生松岭关者,与荆州同。”2、峡州
-
从唐传奇《霍小玉传》到“上昆”版《紫钗记》
-
作者:朱恒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传》 《紫钗记》 唐传奇 艺术表现方法 戏曲剧目 审美趣味 伦理思想 审美态度
-
描述:时代精神和人们的审美要求进行变异。因此从唐传奇到上昆《紫钗记》,实际上形成了四个差异相当大的霍小玉故事。
-
《西楼错梦》欠分明:试从此剧看唐涤生的创作困境
-
作者:区文凤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困境 演出剧目 剧团 情节 曲词 反封建主题 爱情 主要矛盾 九天玄女 牡丹亭
-
描述:外,其后大概只再演出过两场:一场是1959年2月14日在长沙湾道球场演出,这是仙凤鸣剧团在那里演出棚戏中的一场;另一场是仙凤鸣剧团为星岛日报及成报主办的济贫运动的演出,具体演出日期却无法确定。
-
《牡丹亭》读本的缺憾与完善——徐朔方笺校本下场诗“集唐”句
-
作者: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订正 订正 校注 校注
-
描述:《牡丹亭》剧作共有“集唐”诗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集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诗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诗“集唐”句逐条查对,订正补校